了?更惊讶的还在后面呢!”
他们和叶非研究的时候,研究方向都是叶非给指出来的。
并且,每一次研究后发现,叶非指出的方向都是正确的,没有任何错误。
按理说,研究方向应该是经过多人多次研究,试错无数次后,才能知道正确的研究方向。
但叶非只是他一个人,不经过多次研究,不经过无数次试错,提前知道研究方向。
至于叶非为什么知道。
只有上天和叶非知道。
或者说,叶非可能真的是先知,知识自动塞到叶非的脑子中。
还有一种可能最荒诞,叶非有系统。
但这怎么可能?
他们宁愿相信叶非是先知,也不相信叶非有系统。
因为系统这东西只在中出现,现实里不可能出现。
叶非道:“接下来说哈希算法。”
“哈希算法是安全散列算法,是一个密码散列函数家族,是fips所认证的安全散列算法。”
哈希算法简称为sha。
哈希算法有五种,分别是sha-1、sha-224、sha-256、sha-384和sha-512。
后四者归属于sha-2。
sha-1在许多安全协定中广为使用。
包括tls和ssl、pgp、ssh、smime和ipsec,曾被视为是md5的后继者。
但sha-1的安全性如今被密码学家严重质疑。
虽然至今尚未出现对sha-2有效的攻击,但它的算法跟sha-1基本上有很多相似。
因此有些人开始研究其他替代的杂凑算法。
所谓杂凑算法,就是用特定的方法,将多种算法特性,复杂而混乱的拼接到一起。
但这并不是胡乱的拼接,而是将多种算法的优势,以科学的方法拼接,创造出更好的算法。
就好比算法a有运算速度快的优点,加载量大的缺点。
而算法b有加载量小的优点,运算速度慢的缺点。
将这两个算法杂凑到一起,可形成运算速度快和加载量小的两个优点。
叶非道:“哈希算法的安全性高,但它也有一个很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只要能得到指定使用者密码凑过来的字串,就有可能得到该使用者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