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2章 资金到账与超级工厂的开建(2)

常运营。

我们突然短时间要400万,对他们来说,的确需要一段时间来周转的,现在折一半的话,就快多了。”

杨文东又问:“那恒生银行那边呢?”

魏泽涛回答:“叶经理的回复,是提案已经到了何善衡手上了,这位何生目前在安排人去调查便利贴的事情了,估计有了确切信息,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这样应该也差不多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便利贴现在在美国的畅销程度,是很容易查出来的。”

其实不仅仅是美国,香港这边也有,就这段时间,就已经有不少人找上门,想要采购便利贴;

只不过如今自己连美国市场都满足不了,自然不会给其他人供货。因为哪怕供了一点,被送到欧洲日本去了,引发了市场需求却得不到满足,那立马就会引来一堆侵犯专利的小厂家。

而现在这个局面,也不过是几个或者几十个有点眼光的人,觉得有机会罢了,就算他们做出侵犯专利的事情,影响也是有限的,至少会有个时间差。

这也是为什么杨文东急着迫切提高产能的原因,因为你慢慢提高,就会有人替你提高产能;到时候去打国际官司还不得烦死

魏泽涛说:“何善衡这个人能力很强,早期对香港的工业界帮助也很大,算是半个业内人了,他应该有这个能力判断其中的风险到底大不大了。

所以我觉得问题应该也不会很大了。”

“希望吧,我也不想再多事了。”杨文东点点头,又想到了廖创兴银行,于是问:“现在市面上知不知道,这廖宝珊动用了多少自己银行的资金去抄地皮了?”

魏泽涛摇头说道:“不知道,这种数目除了银行内部的财务高层,没人知道的,但廖宝珊的地产公司是瞒不住的,现在港岛多处都有他的地产业务在开发。

只是廖宝珊也宣传这些是合资公司,可跟谁合资又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还有就算是他个人的,他用了多少自己的资金、多少银行的资金,也没人知道,总之一切就是个迷了。”

杨文东摇了摇头,说道:“不管了,银行这样玩风险太大了,按照原本的计划,等两家银行的贷款都下来了,就给3m公司提供一个恒生银行的账户,让他们以后将支票寄给恒生银行就行了。”

虽然说,他知道廖创兴银行是在1961年才发生挤兑的,可如果长期的与廖创兴银行合作,到时候想简单脱身就难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