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5章 魔方的宣传(3)

够解决大部分问题。”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前段时间没钱,现在贷款下来后,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接下来就是快速建好新厂,购买设备,提高产能,将贷款来的钱都给赚回来,或者说能够向银行证明长兴实业有能力赚回来,那后面,银行也会送资金过来。

而有了钱之后,所有的产能规划就可以有计划的进行了。

二人分别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不一会功夫,魏泽涛又过来了,递给了杨文东一份资料,说道:“杨生,这是明报提供的首页广告位的报价价格。”

“明报的?对啊,你去过明报了。”杨文东接过文件,又问道:“见到金镛先生了?”

魏泽涛摇摇头说道:“没有,见的是明报另外一位创始人,叫做沈宝新,我是跟他商谈的一些合作内容。

后来我跟这位沈宝新闲聊了后才知道,现在的明报,金镛不负责管理,就是埋头写,一天要写2000字出来,头发都掉了很多了。”

“2000字?”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的确挺费劲的,一天2000字?”

现在的文学跟几十年后的网文还是完全不一样的,单论质量、内容深度、文笔、故事描述等角度来看,金镛写出这2000字,恐怕比网文中的三五万字还要费劲的多。

魏泽涛笑说道:“差不多吧,明报现在就是依靠这新刊登的神雕侠侣来卖报纸的,他们也才初创,现在连记者也没几个,报纸上也没什么内容,谁去买明报不是为了啊?

如果哪一期上面没有内容,那根本就没什么人买,就是我们向它买广告,也是要求当期必须要有2000字的内容的,估计其他商家也是一样的。”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的确,这报社行业想要做好,没那么容易的,也只是点缀,终归还是要靠新闻内容,才能长期做大的。”

魏泽涛也道:“是啊,不过,金镛的很多人都喜欢看,只要在连载的这一两年慢慢的培养新闻团队,将新闻内容做好,那说不定这报纸也就成了。”

“嗯,如果资本不足,这个方法,的确是最佳方法了。”杨文东也同意这个观点。

明报在历史上就是这样成功的,先靠着内容以及金镛本人的名气,将明报的品牌给立起来,然后就是跟正常报纸一样做新闻,加上金镛本人影响力巨大,最终还是成功了。

这种招数别人是复制不了的,香港的其他几家报社,也都是靠着强大的资本,先砸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