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16章 中巴收购战(1)(2)

局。

旁边的郑志杰也说道:“是的,廖宝珊昨天去世的,据说就是因为自家银行产业被汇丰渣打吞并,然后一直想不开,他本身脑部就有问题,然后就这样了。”

“我估计廖家以后会非常保守了。”杨文东又说道:“这件事外人也帮不了什么了,以后如果他们有需要,我们也可以拿一些风险小的项目跟他们合作一下,算是照顾一下曾经的朋友吧。”

“好的。”郑志杰答应后,又说道:“杨生,黄耀南那边已经收购了刘玉林的股票,加上我们暗中收购逇股票,现如今,我们两方加起来有45%了。

按照您之前的政策,我准备在明天就在股票市场上收购了。”

“晚一天,到7月1号。”杨文东摇摇头说道:“我已经跟秦志业商量好了,他会在那一天的报纸头条上,大肆吹捧香港未来的交通行业,夸赞港府的道路基建。

也会请股市专家来吹捧包括中巴在内的几家涉及交通行业的上市公司。

商业电台那边也会一样,专门播报这方面的消息,还会多增加一个交通节目,告知去什么地方做什么巴士,等我们以后收购电台之后,也会有点用处。”

郑志杰也立刻明白了过来:“杨生是想让我们快速收购的时候,股价涨的很快,找个能麻痹颜成坤的理由?”

“对,不然股价大涨,没有什么理由的话,谁都会觉得不正常。”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虽然我觉得我们如今已经十拿九稳了,可既然发动了收购,那就得狮子搏兔,一次性搞定,不要搞出一堆麻烦事。

颜家在香港也是有一定资源人脉的,拖的时间越长,就可能让他找到帮忙的人,到时候我们就算还是会成功,也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

真正成功的高端收购,其实是应该短时间内搞定,甚至通过协商的方式来收购,如同热战一样,闪电战的碾压才是最大的胜利。

不过世人都只是记得各种著名的胶着战,如包玉冈和怡和大战两年才获得了九龙仓,最后还是以极高的价格收购成功,听起来潇洒,报纸上也极尽吹捧,可实际上却是亏的伤痕累累。

当然,包玉冈的战略目的还是达到了,但战术上也的确亏的太厉害了,收购九龙仓后几年才恢复元气。

郑志杰点点头说道:“好的,那我明天稍微抛售一点股票,拉低一点价格,最近一两个月,中巴的股票也一直在涨;

如果不是因为整个大盘都这样,颜成坤再谨慎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