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在的英国那边一样,亏损的国企,哪怕低价卖出去了,在当时来说,都是赚的,因为不需要再补贴了,还能拿到一点回本钱。
魏泽涛道:“也对,以我们的生产规模,内地那边的成本,也值得赌一把了。”
“放心,上次去燕京,我也跟内地高层有过协商的,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杨文东又说道;
其实内地的低价人工成本,对于外资的吸引力,是真的很强,只不过就是太多外资不敢进去,所以磨磨蹭蹭;
反而香港资本在80年代大规模投资内地,赚的盆满钵满,内地也靠着香港外资,赚到了未来起家的外汇,可以说是双赢了;
当然,也是因为杨文东知晓历史,所以才敢莽着干,不然一个正常资本家,是真的会考虑很多的,比如李嘉成,早期哪怕投靠了内地,也只敢捐学校,而不是大投资,唯独胡应相,才是真真正正敢将资本迁移至大陆的。
魏泽涛道:‘好,那我这就放出消息,那荣耀、屈臣氏那边呢?’
“事情一步一步的来吧,你这边产业对人工比较敏感,算是第一个摸石头过河的,与几个特区城市,沟通一下,做个合作样本出来。”杨文东道:“等你这边成功了,我这边再安排其他工厂一个一个的迁移。”
魏泽涛点点头道:“好,相对来说,我塑料产业的原材料最简单,直接从台塑买就行了,食品与电子产业,供应链就复杂多了。”
杨文东道:“对,产业链的转移也是很麻烦,你这边如果成功了,那以后荣耀与屈臣氏的产业链转移,也会更方便。”
香港的资本在早期也有很多犹豫的,但有一家大型公司如果成功了,那他们也就敢进去了;
魏泽涛又问道:“杨生,四个特区,您最看好哪一个?”
杨文东没有回答,反问:“你觉得哪个适合我们?”
魏泽涛想了想道:“四个城市之中,单看距离,深海市离我们最近,但工业体系几乎没有,甚至连电都不一定够;
要看经济的话,厦门与汕头相对来说,要强很多,本土也有一些传统工业,就是距离方面没有深海市有优势。”
“经济是可以发展的,四个城市其实差距也不是很大,可是距离,却没办法改变啊。”杨文东喝了一口茶,轻笑说道。
魏泽涛问道:“那杨生是准备在深海投资了?”
杨文东道:“有这个打算,第一目标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