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46章,啥情况,关系户?(求订阅!)(4)

乱糟糟的光景。

87年处在大学为扩招的年份,大学录取率非常低,只有可怜的20%出头。所有大学生为国家计划招生。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大学生含金量高哇!

意味着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学生毕业就有工作分配啊。

还有一个后世学生羡慕不来的政策,这年头读大学不要交学费。

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指出可以计划外招生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教育“可以在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学生应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

从此,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双轨制,只对部分自费生、委培生和定向收取学费。

直到1989年,国家才对高等教育进行收费,收费也只是象征性的只收200元,但这打开了一口子。

而从1994年开始,所有大学开始正式收费,学费也一下子从200涨到千元以上。

由于五角广场离复旦近,几人又准备工作做的足,一套流程下来,才上午11点过。

不过不白忙活啊,每个人手里多了30斤饭票呢,导员说可以直接去食堂打饭,不用另交钱。

“我宿舍在操场旁边的12号楼,2楼,你们俩呢?”孙曼宁把自己的登记表展示给李恒和麦穗看。

麦穗说:“我在9号楼,也是2楼。”

说完,两女齐齐看向李恒。

李恒把登记表递给她们,“我在4号楼,3楼,导员说在校园最东侧,也不知道远不远?”

孙曼宁突然后悔叫苦:“早知道我就不填报广播电视学专业了,跟你们去管院好了,说不得还能跟穗穗分配到一个寝室呜。”

李恒说:“那多不好,你俩都填财会专业的话,招生时就直接成了竞争对手.”

不过他的话还说完,孙曼宁就小声嘀咕:“这学校的副校长和我爸爸是大学同学。”

李恒和麦穗对视一样,立马改变口风:“行行行,你牛,这话当我没说,不过你有这层关系,要改专业现在还来得及。”

孙曼宁纠结了好久,最后咬咬牙说:“不改了,我喜欢这个专业,我从小的梦想就是进电视台。”

聊会天,约定好办完事在宾馆汇合后,三人就此分道扬镳。

麦冬夫妻提着大包小包送女儿去9号楼女生宿舍。

孙母先是陪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