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7章、生荣亡哀,厥声载路(中)(1)

孙承宗回到了东暖阁,但并没有进御书房。

黄立极回来了,他都可以想象他会拟定什么样的遗诏。

孙承宗神色冷漠而坚定,厚重的官帽随手放在御案上,稍显凌乱的白发在微微颤抖的肩上起伏。

他负手望着大殿中央的“宵旰图治”匾额,眼角竟有泪珠滑落。

依稀间仿佛看到天启还坐在御座上,小太子骑着小三轮车在围着他转圈。

但他的目光穿透乾清宫,仿佛回到了辽东大地。

他可以想象,洪歹极听到天启驾崩的消息会是什么反应。

他可以想象,幼主临朝,陕西乱民会是什么反应。

他甚至可以想象百官会是什么反应,江南会是什么反应。

他理解来宗道的坚持,但他也有自己的坚持,他必须保证国家不能动乱。

信王监国是成本最低的人心凝聚。

翰林学士钱士升走近孙承宗,手中捧着素服,目光中有些担忧。

钱士升是天启将大量三甲进士编入儿子詹事府后,翰林院硕果仅存的大明状元,也是孙承宗入阁后才起复回归翰林院的。

他和孙阁老之间多少有点恩主的味道。

“阁老,礼部送来的丧服。”

孙承宗缓缓回头,迅速平息心中悲切,伸手接过,边穿边问,

“以时,你怎么不进去?”

“孙之獬他们在里面,少我一个无关紧要。”

“太子同意礼部出宫了?”

“嗯,周尚书遣人送来的。”

“外面百官是何反应?”

“礼部已经安排百官在宫门跪灵,没有啥特别的意外。”

制曰:

朕以凉德缵承大统,八年于兹。今遘疾弥留,殆将不起。

皇太子慈炅仁孝英睿,宜嗣皇帝位。信王由检忠勤体国,着以监国摄政王总理中外机务,会同文华殿大学士孙承宗、英国公张维贤、左都御史曹思诚,共决军国重事。

内外诸司有阿附权阉、紊乱朝纲者,许监国王便宜行事,先斩后奏。其东厂、锦衣卫一应缉事权暂归兵部统摄,钦天监择日除秽。

丧礼悉遵洪武旧制,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天启八年四月十一日

朱慈炅在乾清宫正殿监督天启灵位的设立。

“敬天法祖”的匾额下,御座已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