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3章 慈祥的大明(下)(2)

殿中众臣一下哗然,廷议可以这样搞吗?皇帝亲自下场,还能有勋贵参与?

礼部尚书周登道第一个站出来,“此不合制。何时有皇极殿大学士?”

“此朕新立,专授前任功勋阁老。为朕治国顾问,协理内阁,参与票拟,礼同首辅,如内阁首辅次辅皆缺位时,代主内阁。

刘阁老为先帝功臣,朕年幼,先帝曾告诉朕,可起复叶向高,刘一燝扶保。你赞成还是反对?”

周登道哑然,皇帝你不讲武德,这时候抬出先帝,怎么反对?“臣无异议。”

刚转任吏部尚书的王永光还是比较刚健的,对小皇帝的骚操作非常不满,

“毕自严未入翰林,怎可入阁?徐光启历官不够,这二人都是何人向皇上推荐的?”

“徐光启是刚故去的叶太傅推荐的,说是可以代他。毕自严嘛,黄先生推荐的?”

黄立极一脸懵逼,“啊,对。是臣推荐的。”

“王尚书是觉得先帝留给朕的叶太傅不够资格还是大明首辅不够资格?”

王永光感觉脑容量不够了,黄立极跟毕自严有个毛的关系,看黄立极的表情就知道,黄立极这是公然为皇帝站台。

“黄首辅先前已经递交辞章。”

“哦,对,就是黄先生要告老,所以荐贤臣入阁,这道理说得通。至于辞章嘛,朕初继位,还需要黄先生扶上马,护一程,所以,朕驳了。”

王永光依然不退,看着如丧考妣的施凤来、李国普,冷笑道,

“皇上所拟名单中,似乎少了施阁老和李阁老?”

“对,朕以为大明内阁应以七人,五年为定例。

重启五年再行大推,老病无能者退,优者可续。

除皇极殿大学士由朕专授补任外,内阁其余大学士不得连任超三届。

至于施、李二位阁老,他们好像跟朕说过要致仕。”

“是,臣请致仕。”施李二人脸色灰败,先后跪倒。

“准。内阁依例拟诏。诸卿还有什么问题?”

王永光感觉说不出的愤怒,昂首道,“臣反对。”

“理由?”

“没有理由。”

“你在戏弄朕?罢王永光吏部尚书,起复文震孟升任吏部。

东厂立即调查王永光在职期间有无渎职贪污,锦衣卫派员至山东,查王永光宗族是否有人经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