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33章、烽火蓟州路(十七)(2)

衣鲜明,马嘶萧萧。

然后是大步兵方队,同样在通道两侧列阵,这里面的卫所兵居然站到了前列,不过,他们的装备与对面镇岳卫的一身铁甲泾渭分明。

炽羽卫和雷霄卫列阵在祭台左右,祭台边还有文官和锦衣卫队列。

朱慈炅穿过明军阵列,下马踏上刚刚搭好的祭台,在御座站定。

为了这个祭台,扯皮了一晚上,围绕是否由皇帝亲祭,孙传庭与倪元璐吵了很久,徐阁老最后拍板,镇远侯代祭。

刚到的顾肇迹推辞说只带了军服,但孙传庭说皇帝要的就是军服,他也只能出马。

“皇帝陛下到。”邱致中担任了礼官,在祭台唱诺。

“万岁!”四万多明军齐声高呼,声振云霄。

“开始吧。”朱慈炅严肃开口。

随着朱慈炅话音落下,四抬号角吹响,金鼓齐鸣。

雷霄卫辛苦运到的大型火炮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只装火药不用装弹,二十一声礼炮依次鸣响。

四名昭武卫士兵抬着苇席裹好的明军尸体齐步入场,席上那把被战友擦了又擦的陪葬军刀分外亮眼。

抬尸队经过骑兵阵列时,两旁昭武卫骑兵指挥李化梧,骧云卫代指挥使温如孔双双抽刀领唱:“日月双悬照铁衣。”

身后两旁万余骑兵战马踏蹄,齐声大吼:“嘿!”

“三箭定天山外路。”

“嗬!”

“丈八蛇矛挑胡月。”

“杀!”

“金符玉册酬忠烈。”

“归!”

万马踏蹄送忠烈的场面,让祭台边的文官阵列都偷偷掉泪。

进入步兵阵列,原本有鸣铳环节,考虑到皇帝和大人们的安全,改为了击甲。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这首“反清复明”的社团战歌,被朱慈炅提前带到此处,竟然没有半点违和。

烈士入土,号角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