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7章、南京官药案(6)(2)

并没有好,年纪大了的人,小感冒都要拖很久的。夏秋交际,本来就容易感冒,这老头还熬夜加班,也是辛苦。

他马上就送上关怀。

“刘先生要不还是回去休息吧,不算什么大事。既然有人要投石问路,朕必然回之敲山震虎。”

刘一燝没好气的看一眼朱慈炅,感觉头痛。什么破比喻,君臣之间需要相处成这样吗?不学无术的孩子。

你是幼主,朝堂还需要群臣维持的,你就算一手遮天又怎样?何必弄得剑拔弩张呢?但这话又不好直说,他只能靠老脸行事。

“老臣现在脑袋昏昏沉沉的,想不清楚,也说不过陛下。不过,李实快回来了吧?老臣不走,老臣要知道怎么回事。老臣饿了,陛下有没有剩饭赏一口?”

朱慈炅有些错愕,这老无赖!但还是目视吴良辅,小太监赶紧去给刘阁老弄吃的。

一直担任纸片人的吴有性大开眼界。朝中日常原来是这样的吗?声名远播的大医,德高望重的阁老,这二老和皇上好不见外,都能犯颜直谏,一重身体,一重国事。

国事好复杂,刘阁老和皇上说的什么,吴有性居然一点也没有听懂。

刘一燝就躺在椅子上假寐,也不理会朱慈炅了。

朱慈炅也不看他,看了看御书房里比较陌生的吴有性。

他知道这位的历史名声,但现在他还刚刚成名不久,也没有研究出流传后世的治疫名方,只能算是个地方名医。

朱慈炅还是很重视吴有性的意见的,毕竟周王早告诉了他案例,吴有性也解释了医理。

张介宾仅有同感,不能确定,又让朱慈炅有些犹豫了,他还是更信任张介宾的。虽然张介宾并不擅长治疫,但医理无双。

事涉生死,一句官药牵涉到很多人的脑袋,朱慈炅在医事上还是非常慎重的。虽然动怒,也绝不可能因为吴有性一个乡间医者的说辞就大开杀戒,他的意见是连夜召集专家会诊。

刘一燝没有等到李实回宫,他在柔仪殿一边喝粥,一边监督翁鸿业和杨嗣昌加班时,先等到了刘应坤领着王肯堂、李中梓和赵献可进宫。

王肯堂和李中梓都是刘一燝调来的,是刘一燝比较信任的名医,唯有赵献可比较陌生。

四人看到刘一燝堂而皇之的就在大殿进食,俱是一愣,却纷纷施礼。

“见过刘阁老。”

“隔离大营出了什么事?怎么不去武英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