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1章、《朕问》天下(十二)(2)

有想到区区一个洋和尚觐见,小皇帝居然要见正宗的和尚和喇嘛,还有天师,他的理解力也跟不上皇帝的节奏了。

王坤只能默记。

“奴婢明白。”

朱慈炅自己也轻叹了口气,他最开始想见艾儒略的想法只是想通过传教士联系上西洋几个大国,通过正常贸易来实现开海。

但是,朱慈炅到南直不久就意识到,对于这群海盗后裔来说,大明如果没有超越西洋蛮夷的海军实力,想要正常贸易,是痴人说梦。

这是政治现实,可以写进祖训的那种。

艾儒略的作用瞬间消失一大半,但艾儒略本人丰富的学识和他的传教士身份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朱慈炅还没有做好准备。

王坤看到吴良辅又带着一群人来到亭中,给朱慈炅倒了一杯水,还剥了几瓣橘子和摆了一些糕点。

对着朱慈炅有些无奈的眼神,吴良辅小声开口。

“太后吩咐的。奴婢刚刚还去了御书房,发现陛下不在才折回来。刘阁老在问,陛下不过去了吗?”

朱慈炅拿起橘子塞进嘴里。

“不会什么事都要朕亲自处理吧,那要他们有何用?你们都退下吧,朕只想安静看会书。”

朱慈炅以为他早已经习惯了皇帝的一切,从睁开眼开始,身边就围着一大群人,今天他却特别想安静的听雨看书,但发呆对于他都有点奢侈,他所谓的看书,其实也是政务。

从早上到现在,他终于可以看看别人笔下的忠奸。

周王朱肃溱的忠奸之论是分等级的,一等忠诚是忠于社稷,二等忠诚是忠于天子,三等忠诚是忠于王事。而奸佞自然相反,大奸悖逆社稷,次奸悖逆天子,末奸嬉于王事。

周王的策论字数不少,但趋于空谈,没有啥干货,放正第一篇或许仅仅是因为他是周王。

朱慈炅嘴角轻笑,老周王也不容易。

刘一燝的忠奸之论讨论了公心私欲,以道事君,他提出坚持大义不谋权势者为真忠臣,他认为忠奸为修心的结果,“名标黄榜终成灰,青史如镜照肝肠”。

他还详细举例了张居正和焦芳两位前阁老,隐隐有为张居正平反,为东林抗阉党背书的意味。

朱慈炅将橘瓣送进嘴中,居然有点酸。

呵,老刘大约是以本朝张居正自居了,你这老倌的确配得上一句帝师,可是你悖逆朕的和张居正悖逆神庙的是一回事吗?言之凿凿,文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