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143章、制度革命(十一)(3)

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很多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我们从历史上找不到解决的答案。

工部未来恐怕没有心思再主管营造了,管理工人的机构要提前建立,未来可能还需要不断在工部之下增设机构。”

一直没有说话,生怕不能给小皇帝留下印象的南吏部右侍郎刘廷元点头附和。

“陛下明见万里,臣在北京时就注意到这个情况了。

短短数月,皇店工人似乎已经变了个人,他们甚至不惧官府。或许是仗着陛下的名头,毕竟一般官府也管不到皇店去。

最令臣震惊的是,有一家家人皆在皇店的家庭竟然能在北京买房了,说是给儿子结婚用。虽然听他们家主说跟工友借了钱,但臣看他们的样子,完全没有还不上钱的担忧。

借钱买房之事,臣也是第一次看见,要知道,几个月前他们还是快饿死了的流民,享陛下仁德而得以收留。

最关键的是,他家儿子在吉庆运输做工,竟然很抢手的样子,有三户人家都有意向将女儿嫁给他儿子。他还为此苦恼,臣也深深疑惑。”

朱慈炅对刘廷元说的事非常感兴趣,不过借钱买房很稀奇吗?

大明亲王郡王个个债台高筑,最大开销就是买房。而且朱慈炅都开始为他们担心了,他们一个个反而无所谓的样子,用完继续借,有些开销完全没有必要的。

他们拿着印章到新开张的工部银行,户部银行里,一个个都是贵宾。朱慈炅反而莫名有些心慌,新开张的造船厂完全是支出,明年太祖诞祭分红估计连利息都还不上,到时怎么办?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