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77章、孤雁裂霜天(2)

刘应坤有点慌。

“小皇爷,这是凤尾竹,长不高的,比较脆,恐怕不太适合做钓竿。”

朱慈炅失望放手了,不能做钓竿的竹子就不是好竹子。

“那有什么用?”

刘应坤接话。

“这竹长得密,适合观赏。”

朱慈炅不置可否,继续在竹林小径中前行。

刘应坤跟在身后解说。

“这是粉绿竹,景岳先生特意遣人送来的,小皇爷平时喝的竹叶泡开水,就是用的这种竹叶。景岳先生说这竹可以药用,奴婢安排有人专门照顾。”

朱慈炅停顿了下。

“可靠吗?以后内厂、东厂和密卫都安排人照看,记录。如果一定要用,可以多种几处。”

刘应坤额间汗水都出来了,他张口就来,皇帝安全不要了啊。他连忙俯首。

“奴婢明白。”

朱慈炅在凉亭驻足,看向这竹林小道,这设置颇具匠心,有种曲径通幽的感觉,天热时在这里倒是可以避暑读书,就是不知道蚊虫多不多。

穿过竹林,朱慈炅就远远看到了紫禁城玄武门宫墙,和值岗的昭武卫士兵,宫墙上的士兵也发现了皇帝一行,纷纷从城墙上冒出脑袋。

朱慈炅停步,向他们挥手,这群士兵吓坏了,赶紧挺直腰杆,还有一半消失不见,迅速站到了城墙的另一边。

朱慈炅被他们突然冒头又突然消失逗笑了,这群昭武卫肯定有不少皇民义务兵,不然不会对他这么好奇,老昭武卫的小兵朱慈炅好多都认识,早对他免疫了。

不过他今天没有上城墙见他们的打算,见到皇民义务兵,他瞬间就想起了周王在西宫书房内提起的义田案,思绪翻飞。

他根本就不记得新中国是如何解决宗族问题的,虽然偏远地区一直有宗族势力长期霸占基层,形同黑社会般的存在。但大多数地方大多数人都已经不会理会什么宗族了,宗族问题似乎早已经消失了,没有人会关注这个问题。

朱光明家族据说为洪武后裔,因长期战乱迁徙,家中连族谱都未留存,更不知出自哪一支,太祖定下的字辈的鞑清时代就消失了。

所谓的家族也不过是祭奠始迁始祖,才传五代,所有男男女女加一起也不过百多人。

朱光明的父亲更是参军后离开了老家,进了城,朱光明小时候学校里就他一个人姓朱。朱光明对家族仅存的记忆,便是给老家捐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