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将上百根石墨电极,插入矿体内部。
同时,注入一种特制的,在低温环境下依然能保持活性的催化溶液。
将整个矿体,变成一个巨大的,天然的电解池。
通上高压电。
纯度百分之九十九的铜,会自动在阴极析出。
再通过智控机器人,将析出的结晶铜,收集,打包。
通过地下管道,运输到山谷外的集结点。
整个过程。
全部在地下完成。
对地表,几乎没有任何破坏。
没有噪音。
没有粉尘。
没有废水。
理论上完美。
但实施的难度,是地狱级的。
“我们去哪里找,能在零下四十度工作的智控机器人?”
“我们去哪里找,能提供如此巨大电力的便携式能源核心?”
“还有这种催化溶液配方简直是天方夜谭。”
李博士提出了三个致命的问题。
沈岩没有回答。
他只是再次联系了“匠人”。
他将一份清单,发了过去。
清单很长。
“冰蛛”六型多功能工程机器人,一百二十台。
“地龙”三号管道掘进机,二十台。
“夸父”级便携式核聚变能源核心,一座。
以及,上千种,不同规格的特种合金,和化学原料。
清单的最后,是一句话。
“十天之内,送到西里可可外围。”
“匠人”的回复,只有一个字。
“好。”
第三阶段任务:施工准备。
等待装备的时间里。
团队,没有闲着。
他们需要为即将到来的“大家伙”,清理出一片合适的场地。
“雷管”,第一次,展现了他的技术。
他没有用大威力的炸药。
而是用一种,叫做“岩石切割索”的东西。
将特制的切割索,在需要清理的巨石上,缠绕几圈。
通上微弱的电流。
十分钟后。
坚硬无比的岩石像是豆腐一样。
被整整齐齐地切割开。
没有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