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联系。
“乌龟眼部的符号与拱门顶部的符号高度相似,”付薇发现了第一个重要的对应关系。“这可能是解谜的起点。”
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对应关系被发现。石头乌龟的不同部位的符号,分别对应着拱门不同位置的符号。
“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拼图,”升鳌在理解了符号系统的基本逻辑后说道。“我们需要找到正确的组合方式。”
但要真正解开这个谜题,需要的不仅仅是符号的对应,还需要理解符号背后的逻辑和含义。
“这些符号可能代表着某种能量频率或者振动模式,”奔沥提出了一个重要假设。“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正确的频率组合,就可能激活开启机制。”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队伍开始尝试模拟不同的能量频率。
“我们可以尝试按照符号的排列顺序来调制能量频率,”升鳌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案。“如果符号确实代表频率,那么正确的组合应该能够产生共振效应。”
第一次尝试选择了石头乌**部的符号序列。升鳌小心地调节着飘元素的输出,试图模拟符号所代表的频率。
“有反应。”付薇兴奋地报告。“乌**部的符号开始发光,而且拱门顶部的对应符号也亮了起来。”
这个成功的尝试证实了他们的假设。符号确实代表着某种能量频率,而且石头乌龟和拱门之间确实存在对应关系。
“我们需要继续尝试其他部位的符号,”炳争指示道。“只有激活所有的对应关系,才能完全打开拱门。”
接下来的尝试变得更加系统。队伍按照从头部到尾部的顺序,逐一激活石头乌龟上的符号序列。
“左前肢的符号激活了,”升鳌在第三次尝试时报告。“对应的拱门左侧符号也亮了起来。”
随着更多符号的激活,石头乌龟和拱门之间的能量联系变得越来越明显。整个空间中弥漫着和谐的能量震动。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顾纫在体验这种能量共振时感叹道。“每一次激活都让整个环境变得更加和谐。”
确实,随着符号的逐一激活,周围的飘元素活性也在增强。整个石块群似乎都在响应这种能量变化。
“我们正在唤醒某种沉睡的系统,”奔沥监测着整体的能量变化。“这个系统的规模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在激活了石头乌龟身体主要部位的符号后,队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