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搁置(求推荐票,月票)(2)

邑真是波谲云诡,如何有在县中做百里侯痛快。

等到梁师古上前谢恩之后,苏照点了点头,安抚了几句,既而看着下方还跪着的一群郡县之长,道:“地上凉,诸卿都起来吧。”

“谢君上。”

五六十人陆续起身,恭谨侍立。

苏照沉吟半晌,道:“御史大夫,孤心中已有心仪人选,今日先搁置不议。”

而后,又开始议枢密院之制,算是回归到正常的议事轨道,相比于方才的暗流涌动,典军国之事的枢密国尉,就几乎没有太多争论,一方面是因为袁彬之事影响,另一方面,军政之事事关重大,只能苏照这位君侯亲自来拿主意。

倒是两位枢密副使,算是波澜不惊地议了议。

一个是淳于朔,一个是冯匡。

前者倒是一点都没有出乎在场公卿的想法,淳于朔善练甲兵,向有功勋,前日又率兵剿灭匪盗,而今晋为枢密副尉,掌管苏国军卒的作训事宜,也是应有之义。

倒是冯匡,不仅是出乎温邑公卿的意料,也令冯匡本人颇为意外。

“臣才智微薄,何德何能当军国之任?”冯匡拱手深施一礼,面色如常。

“冯卿,将略出众,久镇边郡,浸淫军务多年,由冯卿坐镇温邑中枢,为孤筹画军机,参赞军政,却是再也合适不过了。”苏照其实也是方才临时起意,他并未私下接触过冯匡,只是方才意识到一个问题,冯匡为临阳郡守,已然快十年了。

这不是猜疑,而是施恩,从地方至中枢,对于一位未满四十的将领,确是提拔重用。

而且冯匡不论是资历,还是功劳,都已足够压服人心。

冯匡深吸一口气,道:“谢君上厚爱,只是临阳郡北防晋国,还请君上善委其人。”

苏照点了点头,问道:“冯卿可有推荐人选?”

其实,他早已属意禁军统制蔡旷接任,而今蔡安主事天听司,再由蔡旷执掌禁军,就有些不合适了。

当然,现在问冯匡的意见,一来是表示信重之意,二来则是看看能不能发掘一下新的人才。

而今苏国上下,暮气沉沉,也的确需要一些年轻人带来一些清新空气了。

冯匡思索了一下,沉声道:“郡尉尚迁骁勇恪勉,有典事之才,郡主簿岑休,能谋善断,长于军略,臣在边郡时,多依仗其才智。”

苏照点了点头,将这二人名字记下,尚迁作为郡尉一级的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