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了一声。
顿时,那探事上前向门房递了一副拜帖。
“好了,我们就在这等者。”
彼时,卫宅,后院书房之中,轩敞的书房之中,济济一堂,人头攒动。
都是卫国公卿,有文有武。
计有卫国司徒、司空、司寇以及三府的小司徒佐贰之官,此外,还有五六位着铁甲战袍,腰悬宝刀,面容冷厉,一脸凶煞之气的将领,都是禁军的高阶将领。
卫珲头戴褐色粱冠,身穿官袍,端坐在一张太师椅上,苍老面容若笼寒霜,神情冷峻、凝重,目光扫过望着屋内众人,慨然道:“诸位同僚,我大卫,如今已至危急存亡之秋!”
书房之中的一众官吏,闻言,面色齐齐一变。
“卫公何出此言?”一个面容冷硬的中年将军,瓮声瓮气问道。
其人是卫国禁军中的大将。
卫珲沉声道:“诸位都知,苏侯欲吞并我卫国疆土,由来已久,而今更是打着帮我国平叛,遏制晋国南掠的幌子,遣派十万大军入我卫境,居心叵测,诸位难道不为之如坐针毡,坐立不安吗?”
“苏侯,欲鲸吞我大卫,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司空卢麟叹了一口气,苍声说道。
这时一个头发灰白,脸膛紫红,年岁五十出头的老者。
卫珲面色凝重,说道:“卢司徒说的不错!苏侯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如今君上为国家评判之计,以军务尽数托付,苏侯俨然肆无忌惮,竟要调十万苏军入卫,公主殿下更是胳膊肘向外拐,与之附和,我卫国社稷,倾覆就在眼前!”
司空卢麟道:“卫公可有良策?还有君上,到底如何作想?怎么可以将军务尽数托于他国之君,实在让我等无所适从,还请卫公明示我等,该何去何从?”
“诸位,君上碍于先前苏侯出手相助,驱逐妖人,再加之平叛事宜迫在眉睫,故而使出这番权宜之计。况苏侯于戎务一道,倒也一二独到之处倒也不好拒绝。”卫珲言及此处,沉吟了下,道:“只是君上对苏国大举派兵入卫,已然十分不满,君上已暗中授意老夫,务必不能阻挠苏军入卫!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要粮秣供应不及,苏军劳师远征,势必难久。”
“卫公,邬寿眼下正在四处搜购粮秣,为苏国入境大军供应。”司徒逢岗身后的一个身形伟毅、面容儒雅的中年黑帽官吏——小司徒,眉头紧锁,道:“况且纵然我们不供应粮秣,苏国也会从连阳郡转运粮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