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埋人嘛?
还是自己的内功没练好,性情没有养成,更没有一个坚定的内心。
陪着李学武吃的这顿饭,于德才听了很多,也想了很多,不能说是味同嚼蜡吧,但最初羡慕的那四个菜到底什么味道他也没记住。
记住的就是李学武给他交代的工作,以及那些中心思想。
下午,李学武果然是被叫过去同工作组谈话了。
一共六个人,一个副主任,一个处长,一个副处长,三个干事。
跟李学武谈话的时候倒是很客气,毕竟是这么年轻的保卫处干部,又是了解过李学武的成分和身份,尤其是上个月刚得的奖章。
李学武在系统里大小也算是个名人了,尤其是李学武的文章,在工业系统里面算是拔尖的了。
核心思想掌握的很好,很到位,多是描写基层干部和一线人员的文章,展现了当代基层工作者的风采。
这些文章也侧面的体现了李学武这个人的品格和特征。
不贪功,懂奉献,讲原则,有能力。
这样的干部走到哪里都是香饽饽,尤其是工作组刚来,更是要掌握好保卫处这一关键处室部门。
虽然他们本身的权威是不需要担心什么的,但工作本身的性质和需要是希望保卫处能配合工作的。
跟李学武谈话的最后部分也是这一内容,前面表达了对李学武欣赏与信任,最后希望保卫处能积极配合工作组在轧钢厂期间的工作。
要说玩虚的,谁又能玩的过李学武呢。
人家都这么说了,那李学武还不是打蛇随棍上?
李学武在谈话的最后也是保证,一定积极配合工作组完成阶段性任务,更会严守纪律,保持优良作风
他的这一套厂里人都知道,吃他这一套的人没有了,但工作组的人不知道啊,很是欣喜地看见李学武的表态。
嘿,他们也是瞎了心了,听李学武的保证,听李学武的表态,还把李学武当了傻瓜蛋子,以为他年轻,忽悠两句,讲了几句组织就热血上脑了呢。
待李学武出门,门里的六个人满脸的倨傲和轻笑,而门外的李学武却是在心里念叨了一句:煞笔。
“谈完了?来我这一下”
李学武刚出来,还没来的及表达一下对门里那些煞笔的嘲讽,便见着谷维洁走了过来。
这位也是风风火火的性格,只冲着李学武招呼了一声便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