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工作能力上,都是不输于郑富华的,甚至可以主持一个分局的工作。
那么他就要考虑了,既然这些基本素质都具备了,为什么不比这些人提前反应,响应上级的号召,乘借这股东风做出一番大事业呢?
以他现在的年龄,正是谋求进步的时候,也到了调整工作的时机。
如果不调整,再在治安处干三年,有可能就干到退休了。
临退休即便是解决了分局副职的待遇那又有啥用,人生能有几个三年啊。
总不能上面让等三年就真的再等三年,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他不想等了。
不想等的结果就是,赖山川要谋求上面的支持,还要有下面的支持。
上面的支持就要从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入手了,这个是最快的捷径,也是最简单的捷径。
跟王敬章的选择有些相似,哪个单位都不缺这样的人。
而赖山川是要比王敬章专业一些的,他只选择一个人进行合作和投资,这样能确保自己的想法和目标能精确落地。
而比王敬章专业的另外一点就是,赖山川特别重视下面的支持,特别重视对基层的掌控。
他可不是做服务工作的负责人,他负责和管理的部门是分局正经的重要部门,很有话语权,也很有行动力。
这也是李学武不让郑富华直接面对赖山川的原因,一个不好就是对郑富华的再一次削弱和打击。
郑富华对赖山川的威胁正在降低,那么郑富华仅剩的威力更应该用在对赖山川的最后一击上,隔靴搔痒只会让他跳脚。
赖山川对其所管理的派处所是有很强的约束力和掌控力的,对逐渐崛起的治安大队有了觊觎之心也是很正常的。
李学武也是治安处的副处长,但很少管理治安处这边的工作,当初分工时也没有给他安排具体负责的业务。
只是负责行动指挥和统筹保卫部门工作的副处长,治安大队都是他自己搞出来的东西。
谁能想到李学武搞出来的东西却在分局这边大放异彩,仅仅是刚刚亮相,便给领导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后来被收了回去,但各区的分局都看到了治安大队在治安管理方向的作用和影响。
现在好几个区都在研究东城治安大队这边的资料和情况,等待一个比较成熟的意见后再研究成立他们的治安大队。
这应该就是一种趋势了,将日常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