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监副书记杨宗芳,副厂长杨叔兴,副书记梅厚生。
留厂主持工作的是副厂长尹忠耀,以及工会负责人窦长芳。
下火车的这几个人李学武都认识,上次在钢城还一起上山玩来着。
所以这次在京城见面,互相也都是很热情。
没来的那个副厂长李学武也认识,董文学一定不会带来的工会负责人窦长芳他就更熟悉了。
杨叔兴以前是生产管理处的副处长,邝玉生的老搭档,梅厚生是谠委那边的,留守的尹忠耀以前是人事处的副处长,以前认识但不熟,现在熟悉了,就更热情了。
看见李学武给四人各准备了一台车,杨叔兴很是高兴地跟李学武握手道了谢。
杨宗芳则是笑了笑,跟李学武来了一个拥抱。
两人算是不打不相识,又是因为在炼钢厂李学武的出言相助,帮他得了这个外放的机会,所以两人私下里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上次杨宗芳回来述职时,李学武还在招待所请了他,又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和交流,算得上是好朋友了。
几人寒暄过后,由着李学武安排上了车,装了行李,往厂区内开去。
他们不会在厂内停留,想找厂领导汇报工作,可人家也没时间接待他们,这个时候都在忙。
所以车队直接穿过厂区,李学武的指挥车留在了厂里,往办公区开去,剩下的四台车均出了厂大门,送他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晚上的宴请已经跟几人说过了,杨书记会到,李副厂长会到,这些人也算是心领神会,知道今晚怎么安排了。
回到办公区,李学武直接上了保卫楼,继续忙自己的工作。
要不是董文学回来,这几人还值不当他去接。
总厂和分厂的干部看似级别一样,可也是有鄙视链的,这个很奇怪的。
总厂的副处级都想着外放,可分厂的副处级就是比不上总厂的有优越感。
可在实际工作上,还是分厂的自在些,也好出成绩。
可在心理上就是不如总厂的副处级,怪就怪在这了。
有的时候干部面临调整也是心态不稳,有一部分顾虑就是外调或者外放会不会有这种落差,能不能接受。
这在任前组织谈话时一定会被关注的,更是考验一个干部的细节标准。
为什么轧钢厂对董文学的评价很高,在这一次的年中会议上一致通过了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