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76章 两岸三地(2)

明确表示,轧钢厂的管理层出现了问题,在生产和思想指导工作过程中给基层职工做出了错误的示范。

他们坚决拥护管委会在这一阶段的正确领导,坚决抵制工作组,反对他们的错误思想建设指导意见。

基层各组织也有表态信件,对当前生产工作和思想建设工作做出了总结意见。

意见指出:管委会已经能够完全负责和带领轧钢厂很好地完成生产任务,其所代表的思想方向也符合当前轧钢厂的工作和发展需要。

有个别比较激进的组织负责人公开发表意见,建议由管委会全面管理和领导轧钢厂的生产建设工作。

更有意见表示,谠委会已经失去了必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以杨元松为主要负责人的班子。

轧钢厂职工的意见很突出,讨论和议论的重点矛盾也很明确,那就是不要谠委会管理,而要管委会管理。

换人,已经成为了批评资铲级阶否定线路活动的核心思想和实践错误纠正的必要手段。

杨元松费尽周折,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天。

他不是没有谋划过,也不是没有抗争过。

但就像是

时代选择了李学武一样,时代也选择了他。

当然了,也可以说是李怀德选择了他,选择了他的位置。

李怀德曾经觊觎杨凤山的位置,争而不得,苦恼异常。

后来借风使舵,弯道超车,从管委会的角度,利用风潮的影响力逐渐掌控了轧钢厂的行政工作。

现在,管委会已经到了全面掌控轧钢厂的最好时机,李怀德怎么可能放过他。

可以说,李怀德从没有正面跟杨元松对撞过,包括张国祁出事。

他现在是瓷器,杨元松是瓦罐了。

李怀德在推动管委会形成一种碾压的态势,直接把杨元松,以及他所代表的谠委会给清除掉。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老李现在身份贵重,知道轻易不能下场对车的必要了。

李学武在掌控大局,压制风力,他则是全力推动管委会的权夺工作。

两人早有算计,各司其职,这一场配合战打的杨元松晕头转向,不知南北。

尤其是在周五那天,李学武借着大势,把全厂的中层干部都团结了起来。

虽然这种团结的力量是短暂的,可只要有了第一次,那就会有第二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