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76章 两岸三地(6)

晒太阳会好一些

李学武也不是很懂这个,不过安排沈国栋去采买,是因为他有车,方便给几家送进院里去。

别看他不用沙器之和韩建昆,可用起沈国栋和小子们来倒是没在意的。

倒座房人多,去年可算是吃了大亏了。

光是买大白菜就多花多少钱!

这个时代的冬储菜是有补助的,赶着冬储的时候购买只需要3分钱一公斤。

夜里,路上就能看到一辆辆运菜的卡车。

白天,街上会冒出一座座白菜山,接着便出现一条条买白菜的长龙

大白菜的销售工作在计划经济时代透露着特殊地位。

城乡协作、公私并举、人人动手、户户存菜是贮存大白菜的核心口号。

细看,公私并举一词,就说明它有多特殊了。

你说就光老百姓储存大白菜?

其实机关、工厂、学校、饮食业甚至连街道办也要贮存大白菜。

为啥冬储的时候大白菜只要3分钱一公斤?

不是产量多,也不是这个时候的白菜价格便宜。

李学武早上起来,坐在沙发上喝着茶,打开的报纸上就有答案:

冬贮大白菜卖到3分钱左右一公斤的时候,地头上的收购价大约是2分钱一公斤。

摊进流通环节的各项费用,实际上每公斤大白菜的成本大约要在1角1分钱左右。

这其间的差价,全部由京城财政来负担。

所以这个时候,京城市民都有一种印象:现在卖的3分钱一斤的大白菜是给了补贴的。

要是错过了,一来是零买费事儿,二来得花几倍十几倍的价钱。

城市工人容易嘛!

咱可就挣这俩钱啊!

在这个少有其它蔬菜替代的年代里,倒座房去年没有准备足够的白菜,靠着议价菜度过了一整个冬天,算起来可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今年夏天的时候老彪子还在心疼地叨咕这件事,说入了秋,说啥都得干他几千斤,储存起来慢慢吃。

李学武家里人口不算少了,秦京茹在这边吃饭,老太太如果暂时不回去的话,那就是五口人吃饭。

几百公斤是正常的量,因为大白菜还带着水分呢,买回

来得晒太阳,晒好了才好保存。

吃的时候还得扒去外面的烂菜叶,剩下的足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