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94章 打不过就加入(6)

早在1076年,国内就有了"和剂局",也就是最早的中成药制药厂。

和剂局制药有配方、监造、检验等。

其中配方编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最早的制药规范。

上次去津门,李学武陪着李怀德转看得达仁堂,在津门就拥有自己的中成药制药工厂。

现在搞浓缩重要制剂魔都的技术一绝,这来自于当年那里人才荟萃,经济发达等原因。

当然了,京城本土帮也有其独特的制药手法和技术,成立制药厂不难,原材料供应也不是问题。

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卖出去。

这个时期卖给国内的药房自然是不赚钱的,至少不是赚大钱的。

如果不能满足一定的盈利期望,李怀德在这方面的投入一定会含糊。

李学武现在给他谋划的要么是大型工厂,比如造船厂这样的,拿出去很有面子。

要么就是精巧实惠的,看着不赚钱,实则能让他在上面过装哔打脸瘾的,比如指甲钳。

总得给他个惊喜,才能让他铆着劲地卖力气。

中药的事不着急,密云山上的草药种植技术还在摸索当中,未来有的干。

俗话说,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李学武这只肥雀还总是被老天爷抢着喂饭吃。

中午休息前,展位上就来了一位意大利客商,叫安德鲁。

当然了,这外国名字你听了就是,搁谁也记不住。

这安德鲁在意大利不说十个里有一个叫这名字的,你在大街上喊,准有人答应。

安德鲁是个老头,胡子都白了的那种,还精神奕奕地看着展品呢。

李学武也是刚安排完众人打饭吃饭,跟景玉农说了两句话,就见他在厨具展台转悠着。

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嘛,李学武当然不能说老头好欺负才主动上前打招呼的。

“哈喽~”

“嗨~”

老头儿一直没搭理要给他做介绍的展台接待员,这会儿见着李学武过来打招呼倒是礼貌地回了一声。

他身边站着个中年男翻译,李学武先是问了对方这老头会不会讲英文。

在得到不会说的答复后,李学武只能通过翻译来进行沟通了。

基本上,这样的沟通都带着主观狭隘,毕竟翻译是人,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

李学武客气着问了他的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