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闪,想到了一件事。
看向杜晶晶,弱弱开口:“那个警察同志,偷电瓶车算吗?”
杜晶晶眼睛微微一亮,立刻道:“算,当然算!偷过几次,偷过几辆,在哪儿偷的,什么时候,偷来的电瓶车是怎么处理的,怎么销赃的,来,细细说来。”
“好,好的警察同志。”
朱冈猎心头一喜,立刻便讲述起来。
原来,在他们三个合伙坑游客钱之前,孙达胜跟沙午京的“主业”就是偷电瓶车。
当时其实他们还拉拢朱冈猎入伙。
但朱冈猎那个时候被家里人赶去上班去了,家里托人给介绍的工作,他有自己的工作虽然赚的不多,但好歹有个固定收入,所以也就没有跟孙达胜和沙午京一起去偷电瓶车。
那俩人去了。
朱冈猎没去。
但是,孙达胜和沙午京没少给他说自己二人偷电瓶车的成果,经常拍照给他,还把销赃之后的转账截图给朱冈猎看。
前前后后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光朱冈猎知道的,孙达胜和杀乌鸡偷的电瓶车就有十二辆。
但实际肯定不止十二辆。
毕竟,孙达胜和沙午京就是分享欲望再强,也不可能每干成一单,就跟朱冈猎说一次。
所以他们偷的电瓶车肯定是不止十二辆的。
至于销赃渠道
朱冈猎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他们的销赃渠道挺隐蔽的,我也是听他们俩喝酒时吹牛说的。有个在城郊废品站干活的老吴,专门收他们偷来的电瓶车。每次得手后,孙达胜和沙午京会先把电瓶车骑到郊区一个废弃的仓库里,把车上的牌照、车架号这些能识别身份的东西全打磨掉,有时候还会给车换个颜色,比如把红色的喷成黑色,白色的改成银色,就为了让人认不出来。”
“改完之后,他们会在晚上九十点左右,趁着天黑把车送到老吴的废品站。老吴也不跟他们多废话,看一眼车的新旧程度,就直接报价。新一点的电瓶车能卖个一千二到一千五,旧点的也能卖个六百到八百。而且老吴特别谨慎,从不用微信或者支付宝转账,每次都是给现金,一手交钱一手交车,交易完就让他们赶紧走,还说别跟外人提这事儿,不然大家都没好处。”
“除了卖给老吴,他们还偶尔把偷来的电瓶车拆成零件卖。有次沙午京跟我说,有辆电瓶车的电池特别新,他们就把电池卸下来,单独卖给了一家修电瓶车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