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部,暗流涌动。
九里香推行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王洪等人表面收敛,暗地里的抵抗却更加隐蔽。他们利用多年经营的人脉,在非正式场合散布对改革的质疑,称其“过于理想化”、“会拖慢决策效率”、“让管理者束手束脚”。
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中层管理者,受到这种言论影响,对改革措施的推行开始消极应对。例如,在组织“跨部门项目组”时,王洪所在的市场部总是以“业务繁忙、人手不足”为由,拖延或派出边缘人员参与,使得项目组难以有效运作。
九里香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暗流。她没有选择与王洪等人正面冲突,而是采取了更策略性的做法。她首先找到了几个在员工中口碑较好、对改革持支持态度的中层管理者,与他们进行深入沟通,将他们树立为“改革先锋”,给予他们更多的资源支持和在高层会议上的发言机会,通过他们的成功实践来示范改革的好处。
同时,她加强了与一线员工的直接沟通。她定期举办“总监咖啡时间”,随机邀请不同部门的员工进行小范围、非正式的交流,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遇到的困难。通过这些渠道,她不仅收集到了大量宝贵的一手信息,也无形中削弱了王洪等人试图制造的信息壁垒。
一次“咖啡时间”上,一个来自研发部的年轻工程师鼓起勇气说:“总监,我们很支持扁平化沟通,但有时候在项目组里提了意见,好像石沉大海,也不知道领导看没看到”
九里香认真记录下来,并当场承诺:“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会尽快在内部协作平台上增加一个‘意见反馈状态追踪’功能,让每一位提出建议的员工都能看到处理进度。”
这个小举措的推出,虽然技术实现不难,却极大地鼓舞了员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在匿名渠道或公开场合提出建设性意见。王洪等人试图营造的“改革无用论”氛围,在事实面前逐渐失去了市场。
九里香知道,与管理旧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但她坚信,只要方向正确,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和更开放的沟通,就能一步步瓦解阻力,将改革推向深入。
“五彩綾鏡”项目组,技术之外的考量。
姚浮萍面对外部日益增多的技术质询和合作需求,感到有些心力交瘁。她本质上是一个纯粹的工程师,更享受在代码世界里攻克难题的过程,而非应对复杂的商业谈判和对外沟通。
“浮萍姐,‘星海资本’的人又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