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26章风起海外(3)

期望,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无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突破,“五彩綾鏡”的未来应用将会受到很大限制。

姚厚朴抱着一堆新到的传感器模块走进来,看到妹妹雕塑般的背影,粗声粗气地说:“别硬想了,出去走走。”

姚浮萍恍若未闻。

姚厚朴放下模块,走到白板前,看了一会儿那些令人头晕的公式,指了指其中一个问号:“这里,你用‘卷积神经网’的思路,是不是钻牛角尖了?为什么不试试更底层的‘图计算’模型?虽然构建复杂,但或许更契合数据本身的关联性。”

姚浮萍猛地转过头,看着哥哥。姚厚朴在算法宏观架构上天赋不如她,但在底层逻辑和硬件协同方面有着野兽般的直觉。

“图计算”姚浮萍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模型构建和计算资源消耗是个大问题”

“那就优化模型,升级硬件。”姚厚朴言简意赅,“实验室新到的量子计算模拟器,你不是还没怎么用吗?”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姚浮萍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对啊!我怎么把它忘了!”她像是瞬间注入了新的活力,立刻扑到旁边的量子计算模拟器控制台前,开始重新规划算法模型。

技术的壁垒,往往需要换一个角度,或者旁人的一句提醒,才能找到突破的缝隙。姚厚朴看着重新投入工作的妹妹,默默地走到一边,开始组装那些新的传感器。他的渡口,就是守护好这片能让妹妹尽情挥洒才华的技术港湾。

三、人事僵局:破冰的契机

九里香的办公室,依旧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扁平化沟通”的改革推行受阻,几位总监级别的元老联合抵制,使得很多措施难以落地。人力资源部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杂音,有人怀疑改革是否真的必要,有人担心得罪老臣会影响部门自身利益。

九里香知道,不能这样僵持下去。她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证明改革价值、又能分化瓦解反对力量的契机。

这时,一份来自市场部基层员工的“匿名”建议信,引起了她的注意。信中详细分析了当前市场部项目审批流程冗长、信息传递失真导致多次营销活动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大胆提出了一个“项目小组负责制”的构想,赋予小组更大自主权,减少中间审批环节。

这封信的观点,与九里香推行的“扁平化沟通、赋能基层”的理念不谋而合。更重要的是,这封信指向的问题,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