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九章:新式强弩(4)

成了2张弓弩的制作。

一张是简装的神臂弓弩,没有配备螺旋绞紧空心铜杆,全靠人力拉动。

一张是机簧劲弩,只要具备50公斤的力量,可以通过持续旋紧弩弦,回弹时加速射出。

此间的工艺技术相对粗糙,无法严格按照草图数据,加工出符合标准允差的零件,所以契合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一众人站到窗口,以小院围墙内的拴马桩为靶标,由壬八、壬辰、壬礼轮流试箭,结果有喜有忧。

试射神臂弩时,壬八力气最大,可以将强弩拉近满月状态,达到了700公斤,离设计承受力800公斤不远了。

一发双箭射出,精铁箭头直接穿透直径30公分的普通松木,铁木箭杆都在强力挤压中折断了。

近距离力道,估计在500公斤以上,震得壬八手臂都有点吃力。

壬辰、壬礼最大力量在500公斤上下,箭头能够做到深入木桩中心,百米内对付角虎、角狮、角犀,完全可以突破表层皮肤、肌肉,刺进目标内脏器官,形成致命威胁。

3人都是成年大汉,力气大于平均水准,充分发挥了神臂弩的力量与速射优势,达到了力量设计要求。

存在隐忧的一面是,3人试射中均出现了相似的角度偏差,力气越大偏差越大。

需要做出角度预估调整,才能完成精准射击动作,由熟悉特点的固定人员使用最好。

另一张机簧劲弩,对使用者的要求很低。

普通成年村民甚至少年人都能射击,适用范围广泛。

试验得出的结论,证明使用比较轻巧,无须消耗全力,能够持续射击,用在战场上也是一类利器。

只是材料要求很高,造价相对较高,大批量制造会增加巨额成本。

准度偏差,在机簧劲弩上同样体现出来,好在并不夸张,调整角度多多练习便能适应它。

两张弓弩,初步试验成功。

接下来,需要接受实战检验,判断最终的成效。

一天后,正好碰上海角学府十天一休的假日。

壬山不方便外出,老爷子便带着一众人,乘坐马车出城,进入壬家村捕猎地段,开始进行实战准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