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官身在籍,秩一百石(1)

满林蝉声初起,暑意已浓。

院后棚下,姜义正蹲着拨苗除虫。

忽听村道那头传来一阵喧哗,脚步掺着笑语,一阵高一阵低,隐约还混着几声锣鼓似的响。

他眉头一挑,锄头一顿,循声望去。

只见那条弯弯的黄土路上,热闹一片,人头簇簇,挤作一团。

走在最前的那人,肩背挺直,步履从容,背上一根长棍,两头铜箍在日头下晃得闪光。

虽被乡亲围在当中,却不显半点局促,脸上挂着笑,举手投足间,礼数妥帖,拱手作揖,不疾不徐。

正是姜亮。

人是瘦了些,也黑了些,鞋底粘着黄土,一身风尘未洗。

可那股子精气神却遮不住。

少年气犹在,只是沉了几分,像被什么打磨过、压过、烧过。

村人围着他,说是簇拥,其实更像围观。

你一句“这可真是长出息了”,他一句“这还是那娃儿不”,七嘴八舌里,颇有几分看热闹的兴致。

可姜亮只是笑,步子稳,话也不多。

那笑不见羞涩,也不见矜持,倒像是早已习惯这般眼光看人。

一行人直抵姜家山脚,热闹声未歇,锣鼓犹在耳边回旋。

姜义早已收了锄头,脚下却稳,只徐徐迎出门去。

未等人到近前,便已拱手作揖,声调不高却透亮,压住人群中纷纷语笑:

“劳烦诸位叔伯兄弟送到这儿。小儿奔波在外,着实辛苦。待他歇息几日,再登门拜谢,不敢怠慢。”

话说得周全,气度平稳,手下却已不紧不慢地将姜亮拉至身边,护得稳稳当当。

都是村里乡邻,识相得很,闻言便觉事了,纷纷笑着拱手,三三两两地散去。

姜亮侧过头看了眼父亲,神色沉静,眉目间似有千言万语,又像一切尽在不言中。

姜义拍了拍他肩膀,语声不扬,只一句:

“回家再说。”

院门“吱呀”一声阖上,将一院静气收了进来,也把门外喧声一并隔在了外头。

姜明早立在门边,眼见弟弟进来,没多话,只伸手拍了拍他肩。

力道不轻不重,像是确认,又像是权当打个照面。

再往里头,柳秀莲已快步迎上来,还未开口,眼圈便已红了。

她拉着小儿的手臂左瞧右看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