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调任洛阳,长孙归家(2)

哥姜明赠她的那本山野医方中,寻得到几句只言片语。

李文雅依方施治,几味药下去,果然见效。

娘娘气色渐转,胎安脉稳,月余之后,顺顺当当生下了龙子。

圣上龙颜大悦,李文雅一跃封了女侍医,李家也跟着水涨船高。

只是这么一来,便要长留洛阳,再难与丈夫厮守厮聚。

那丫头倒是有些心气的,趁热打铁,求到了那位娘娘跟前。

李家也没闲着,后头推波助澜,前头打点周全,总算换来了一纸调令。

原护羌校尉府司马姜亮,调任洛阳,任执金吾右中候。

官秩仍是六百石。

可这从风沙扑面的边陲凉州,一脚踏进天子脚下的皇都,调任驻守京畿的执金吾,这其中的分量,自是天差地别。

信中也写了,说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离两界村更远了些,怕是几年都难得转回来一趟。

这两月一直东奔西走,忙着交接安顿,直到在洛阳落了脚,这才抽出空来,写了这么一封家书。

信末还絮絮添了一笔。

说是上任途中绕了个道,特地去荒山里瞧了瞧大黑。

那黑鸡如今越发神骏,阴气不侵,神志清明,见人也不躁了。

就那么稳稳当当占着一座山头,日子过得比谁都舒坦。

姜义将那封信翻来覆去看了两遍,确认无虞,这才往怀里一揣,回屋给家里人报了个平安。

到了晚饭时,还特地吩咐柳秀莲多添了两个菜,又把刘庄主送来的那坛老酒也开了。

一家子听了这番好消息,自是眉开眼笑。

最欢喜的,还属那正半大的姜锐。

这小子自打记事起,便一门心思想着练出身手,将来投军戍边,跟爹一样,闯出点血性来。

如今一听爹娘调去了洛阳,那眼睛登时就亮了。

他虽年纪不大,可心里却明白,洛阳和凉州府,那可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堂前的燕子去了又来,院里的槐叶绿了又黄,一晃,竟又是三年光景。

自打那年坐实了姜明走的是条通天彻地、直指长生久视的路,姜家上下,连带着刘子安,心思便都敛了。

不再贪功求快,只踏实地浸在经文里头。

虽还远未到那种“念动则气随”的境界。

可三年时光一滴滴熬下来,几人身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