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反攻羌地,阴损怪毒(1)

凉州并州那一线,战火烧得正紧。

烽烟遮天,杀声盖地,白日黑夜搅在一块儿,连马蹄都踏得碎风而来。

好在这边山连着山,岭迭着岭,那火星子再跳,也跳不过重峦;

刀枪纵凶,眼下也拐不进这片山窝子里来。

两界村还是那副老模样,风平草稳,时辰照走,鸡犬相闻,炊烟袅豁。

村头新搭了几座岗哨,初时看着还有点模样。

汉子们腰里挂刀,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似的,轮流守着。

可不过月余,那股子紧劲儿便熬散了。

多是倚着哨塔的木栏杆,晒着太阳打着盹儿,任凭山风吹动衣角。

这般安稳,在旁人眼里,自是福气。

可落在柳秀莲心头,却像是灶膛里的老炭,火不见了,热却一直烫着,昼夜不歇。

她每日搬了个小马扎,坐在自家门前,手里捧着本翻得起毛的旧经书。

唇瓣翕动,念着字,眼神却飘得远远的,飘到村口那棵老槐树上头。

每当远处传来马蹄声、车轱辘响,或是谁脚步急了些,她手上便慢慢垂下来,指头松了,书页也歪了,耳朵却跟着动了动。

等那动静过去了,或是拐了弯,进了旁人家院子,她这才又慢吞吞把经书翻回原页,低下头。

只是那旧书上的字,早已瞧不进心里去。

如今的两界村,也非当年那个关起门来过日子的穷山坳。

地界宽了,路也拓了,贩夫走卒多了些,消息的腿脚自然也快了不少。

前脚还在陇山县里传得沸沸扬扬的战报,后脚便能跟着货郎的担子,一路飘到这儿的田埂上。

有时,是南来的脚夫嚼着干豆子,压着嗓子说,渭水那边官军打了场大胜仗,斩首上千,阵前封了个姓姜的小校尉。

柳秀莲听着,手里的筷子便轻了三分,碗也能多添半口,连墙角啄食的麻雀,瞅着都顺眼许多。

可也有时候,风声就换了调门,说匈奴骑兵抄了后路,哪位将军折了半支人马,尸骨无存。

她一听,筷子就轻轻搁在碗沿上,再没动过。

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院墙,看谁都像个来报丧的信使。

这般半真半假的风闻,也不知从哪个嘴里吹出来,偏生就有本事,一缕缕钻进她耳朵里。

听得久了,一颗心便教那没影儿的风声牵着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