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南大营,铁甲层层,枪戟如林,风过处,都带着一股子洗不净的铁锈与血腥气。
李府老管家弓着腰在前头领路,步子又细又碎,额角沁出的汗珠子顺着脸上的沟壑淌下来,也顾不上抬手抹一把。
姜明跟在他身后,步履不快不慢,脚下却沉得像桩子,每一步都踏得结结实实。
绕过几重营帐,空气里的活人气息淡了,死气渐浓。
到了一处偏僻的停尸所,几排木板上,皆是拿白布盖着的人形。
旁边立着个队率,甲胄在身,眼神漠然得像是看惯了,心也成了块石头。
姜明没瞧他,径直走到一具盖得尤为齐整的尸身前,伸手,揭开了白布一角。
露出的那张脸,还是旧时模样,只是颜色褪尽,青白得像腊月的冻土。
眉眼间那股子不要命的悍勇还凝着,却再也冲不出来,被死亡钉死在了脸上。
他只垂眼看了一瞬,便将白布又轻轻覆好,动作轻缓,像怕惊扰了自家弟弟的午睡。
那只手,稳得一丝颤抖都无。
队率见状,捧着几件物什上前一步,沉声道:
“姜校尉的遗物,都在此了。将军有令,验明无误,便可领走。”
一副甲胄,裂痕纵横,铁片边口都已卷刃;
一枚刻着“姜亮”二字的校尉铜牌,沉甸甸地压着。
最惹眼的,是那根三指粗的白蜡长棍,棍头箍着一圈熟铜,被手心磨得黄亮温润。
棍旁,还依次排着一大四小、五只铜环,静静地,闪着冷光。
姜明只扫过一遍,便点了点头。
他脸上依旧无甚波澜,只转向那汗不敢出声的李家老管家,淡淡道:
“亮儿是秩六百石的武官,自有朝廷抚恤卒葬的规制。棺木、官服,官府会置办,你跟着照应便好,不必铺张。”
李管家连声应“是”,心里却犯嘀咕。
这位大舅爷,瞧着比自家老爷还要冷静,倒不像个亲兄长。
姜明俯身,将长棍与那五只铜环一并用布裹好,背在身后。
手上收拾得仔细,做完却没再回头瞧那白布一眼,只招呼李家的仆从,径直往营外去。
长安午后的日光,斜斜落在他背上,影子被拉得笔直修长。
马车穿街过市,未曾停歇,直奔城隍庙。
这处庙宇,香火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