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次,不再是委屈和绝望的泪水,而是带着一丝感动。
她咬了咬嘴唇,终于鼓起勇气,跟上了许正的脚步。
镇上,“美好人家”酒楼,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酒楼门口挂上了大红的绸布,还贴上了喜庆的对联。
酒楼一楼大厅,更是人声鼎沸,热闹得如同过年一般。大厅里摆了足足有十几张大圆桌,几乎座无虚席。桌上已经摆好了凉菜和酒水,空气中弥漫着酒菜的香气和喧闹的人声。
来的宾客大多是王家峪村的村民和王翠英娘家的亲戚,也有一些李海江以前在镇上混日子时认识的狐朋狗友。大家脸上都带着笑容,互相打着招呼,气氛热烈。
李海江和王翠英夫妇,更是打扮得格外“光鲜亮丽”。
李海江穿着一身崭新的,但明显不太合身的藏蓝色中山装,脸上堆满了志得意满的笑容,在宾客间穿梭,不停地拱手作揖,接受着众人的恭维。
王翠英则穿着一件大红色带着亮片的呢子外套,脸上抹了厚厚的粉,嘴唇涂得鲜红。
她挽着丈夫的胳膊,脸上洋溢着夸张的笑容,下巴抬得高高的,仿佛一只终于开屏的孔雀,享受着众人羡慕的目光。
他们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昨天女儿离家出走彻夜未归,完全沉浸在了这场虚荣的盛宴中。
“哎呀!海江大哥!恭喜恭喜啊!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是啊是啊!能在污水处理厂上班,那可是铁饭碗!以后可就吃上公家饭了!”
“海江哥,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咱们这些老兄弟啊!”
“翠英嫂子,你可真有福气!海江哥这下可出息了!以后你就等着享福吧!”
“啧啧,看看这排场!‘美好人家’啊!咱们村谁家办事能来这儿摆酒?海江哥,你这是头一份!”
各种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话,像不要钱似的涌向李海江和王翠英。两人听得心花怒放,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腰杆也挺得更直了。
“哪里哪里!各位乡亲抬爱了!就是找了个糊口的营生,混口饭吃!”
李海江嘴上谦虚着,但那得意的眼神和上扬的嘴角,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极度膨胀。
“对对对!以后还得靠大家多帮衬!”
王翠英也尖着嗓子附和道,一边说一边用手帕扇着风,仿佛自己已经是官太太了。
李海江的弟弟李海河今天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