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归乡(2)

山,怕是真的有神仙!

第二天一早,齐云便提出告辞。

赵新民哪里肯依,非要让他在休息几日,最后齐云坚持,只得亲自送他去县城坐车。

他借了隔壁王老汉家的牛车,套上老黄牛。

临行前,院子里又热闹起来。

村民们提着篮子,抱着东西涌来:

“大学生!带上点山货!自家晒的蘑菇!”

“这是才挖的野山药,炖汤补!”

“拿着拿着,几个红皮鸡蛋,路上吃!”

“家里媳妇刚烙的玉米饼,热乎的!”

齐云看着眼前这些朴实的面孔,和并不贵重却心意沉甸甸的土产,连忙推拒:“谢谢,谢谢大家!真不用了!我坐车,带不了那么多”

“哎呀!拿着!客气啥!”

老村长不由分说,把一包用油纸裹好的腊肉硬塞进齐云那个旧帆布包里,“你是咱们村的贵客!这点东西算啥!”

“就是!沾沾仙气!”

几个婆娘笑着把鸡蛋、饼子往牛车上放。

赵新民的媳妇,也红着脸,悄悄把一个用手帕包好的、还温热的煮鸡蛋塞到了齐云手里。

最终,齐云的帆布包塞得鼓鼓囊囊,牛车上也堆了几包蘑菇、山药和烙饼。

牛车吱呀呀地出了村口,沿着黄土路慢悠悠地走着。

老黄牛步伐沉稳,脖子上的铃铛发出单调而悠远的“叮当”声。

赵新民坐在车辕上赶车,齐云坐在后面的车板上。

路两边是收割后的稻田,稻茬整齐地排着,土地上裸露出大片的褐色。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清晨的薄雾里显出深深浅浅的青色轮廓,像凝固的波浪。空气清冽,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

几只山雀在路边的灌木丛里跳跃,发出清脆的鸣叫。

沉默地走了一段,赵新民回头,看着齐云,眼神里还有未散的后怕和浓浓的困惑:“老齐这事儿,搁以前,打死我都不信。

可它它就真真切切发生在你身上了。”

他叹了口气,“神仙山怕是真的有神仙啊。

这几天,我算是信了。”

他顿了顿,还是不死心,压低声音问:“你真的一点都想不起来了?睡着的时候,就没没啥特别的?”

齐云看着远处起伏的山峦,摇了摇头,语气平淡而肯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