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拳法互授(3)

,额角微汗,眼神却亮得慑人,看向齐云:“该你了。”

齐云看得心头微热。

他起身,也站到那狭小空处。“五脏拳,求的是内壮。

外动筋骨,以形引气,以气养脏。调和五行,固本培元。”他语调平缓,开始摆出那套玄玑子所授的古拙拳架。

“捧丹式”,双手虚托丹田,如捧无形之珠,启脏腑门户。动作缓慢,却自有一股沉凝浑厚的气韵流转。

“青龙探爪”,意注章门,左臂斜刺如鞭,筋骨拉伸,隐隐牵动肝区气机。

“白虎按云”,双掌下按膻中,引肺金沉降,胸腔自然开合。

“朱雀振翅”,双臂舒展如翼,带动心火升降。

“黄龙摆尾”,脊柱如龙扭动,贯劲入土,滋养脾胃。

他的拳路与赵岳的形意截然不同。

没有凌厉的攻伐之意,只有一种深沉的、向内求索的韵律。

动作舒展而缓慢,如古树舒展枝桠,如老龟吞吐云气。

筋骨在拉伸拧转间发出细微的“咯咯”声,气血随着呼吸在体内奔涌,仿佛能听见脏腑轻微的共鸣。

一套拳打完,齐云气息悠长,面色温润,如同温养了一炉好丹。

接下来两天,这包厢成了演武堂。

赵岳倾囊相授形意练法,从桩功心法到五行拳劲力转换,掰开了揉碎了讲。

齐云听得极认真,身体仿佛天生就懂得这些。

赵岳演示一遍,他稍作揣摩,便能依样画瓢。

初时动作尚显生涩,筋骨未能完全协调,但几遍下来,架子便已稳当,那股子沉凝整劲的雏形竟隐隐透出。

尤其当他站定三体式,脊椎自然调整曲度,肩胛下沉,脚下生根,竟隐隐有了几分赵岳苦练多年的“根劲”味道。

反观赵岳学那五脏拳,却显得滞涩。

他筋骨早已定型,习惯了形意的刚猛爆发,对这种缓慢内养、牵动脏腑气机的拳路极不适应。

动作虽能模仿,却总觉别扭,筋骨发僵,气息也难以沉入脏腑深处。

练了几趟,除了微微发热,并无齐云描述的那种“气充神旺、涤荡浊气”的通透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