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起来。
这螺丝转金鱼眼的鹰帽,如果拆掉缝线展开看的话,其实是一个螺旋状的结构,在边缘连接的位置,用皮条对折之后缝针,等线脚都收好之后都藏在了帽子里面儿,从外面只能看到一条皮子对折鼓出来的痕迹。
这条痕迹盘旋向外,最终就构成了金鱼眼的螺旋状结构,不懂行的人,看到这会觉得格外的精美。
要做就做硬货,这次送人的这顶黑底儿红楞鹰帽,岳峰缝制的极为精细,比自己给大黑鹰做的那顶都要细致许多,实用性只能算初级考量,美观度、细致程度等,直接拉满。
帽子的主体制作完成了,岳峰又开始准备帽子上的装饰,为了让帽缨子好看,岳峰拿着剪刀就去了了村里的牲口棚。冒着被马踢的风险,从村部的大红马尾巴上,捡了一小绺儿的马尾巴丝来。
在帽子顶上原本固定帽缨的位置,岳峰剪了两个标准的小号圆形垫子出来,又用小刀将垫子边缘都修成齿轮的形状,中间打上孔,马尾丝跟细羊皮从帽子内侧反穿出来,然后羊皮条盘上蒜盘扣儿最后留下一束马尾丝从算盘扣的顶部冲天而起。
帽缨子做好了,岳峰用剪刀修剪到合适的高度,大功告成!
做这些漂亮的装饰,速度就快不起来了,等岳峰一点点把细节都收拾到位,已经几个小时过去了。
不过这功夫也没有白费,下了大功夫的鹰帽子,堪称一顶艺术品,岳峰拿着帽子给小大鹰试戴了一下,大小合适,不磨眼睛,摘取的时候,鹰也还算稳当,这活儿干的漂亮。
岳峰这边做鹰帽的时候,东屋里孟玉兰缝制的笼袖也做好了。
灰白色的棉布,内衬棉花跟几层旧衣服裁剪下来的不料,外面用细细的针脚,缝出菱形格子的纹路,将整个笼袖扎的极为密实。
缝好了主体之后,在岳峰的要求下,孟玉兰又用针脚额外缝上了祥云的图案,经过这么一收拾,原汁原味的传统大鹰笼袖跟金鱼眼鹰帽,就做好了!
“啧啧啧!这笼袖跟帽子,明天肯定能交差了!”
岳峰对这两件作品,非常满意。
孟玉兰一脸温柔的看着儿子:“这也就是咱家没有缝纫机,如果有缝纫机的话,这些针脚,还能更板正不少!这点针线活儿,还能难为着你老妈么,小意思!”
听话听音儿,岳峰听到老妈念叨缝纫机,立马拍着胸脯说道:“不就是个缝纫机么,小问题,只要我朋友那里有票,儿子回头就给你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