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周援朝却觉得,鹰不一定能在陌生的后山活动,鹰还没彻底返性,不是那么怕人,说不定转一圈,最后就在村子周围过夜呢。
还真让他判断对了。
周援朝沿着打听到的马家屯位置找了一圈,在临近傍晚天黑的时候,还真让他循着铃声给找到了踪迹。
飘了的那架当年儿鹰子,落在了一处背风向阳的山核桃林里过夜。
找到了目标,周援朝耐心等到了天彻底黑透,取了自己带来的竹竿就开始行动。
普通鹰在晚上都是睁眼瞎,几乎没怎么费劲儿,这只逃跑的儿鹰子就被周援朝套了下来。
得手之后,周援朝顾不上大鹰剧烈挣扎了,归拢好翅膀跟挠人的利爪,拿着一块包袱皮一裹,揣到怀里拎着竹竿就往家走。
终于搞到了一只真正的猎鹰,这下好了,哥们也可以通过实操来熟悉猛禽习性。
等研究透了如何摆弄这猎鹰,不久将来哥们儿也可以通过放鹰逮活的猎物挣钱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乔三儿丢了鹰的事儿,慢慢的平息下来,几波人到处溜达找了许久也没找到,只能认栽。
三只鹰丢了一只,只剩下两只了,剩下的俩鹰把式明显重视了许多,就连每日喂食的分量,都有意识的扣了不少。
这时候,二把刀鹰把式的弊端就体现出来了。
明明晚上多举架几个小时,喂食给点毛轴清膛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些二把刀根本就不懂。
扣了日常鹰食分量,短时间里肯定见效,鹰亲和度上升,不容易飘。
但鹰吃不饱,膘情就会下降,下了地干活儿,放不了几把,就开始偷懒儿了。
越偷懒,干活儿效率越低,追不上猎物。
越是追不上,鹰把式越着急,变本加厉的继续扣食儿、蛮干。
恶性循环起来之后,这鹰出大问题就变成了必然。
这不,那架杂毛的破花大鹰,经过几天的折腾,彻底趴了窝。
鹰放劈了,回家软绵绵的没有力气,伺候它的把式担心鹰有毛病,再顶上个满嗉子。
臭膛,甩食,反复两次之后,鹰的膘情从下地两斤一两,直接跌到了一斤九两多。
这时候如果鹰把式找个明白人问问,还有恢复好的余地,但是怕挨骂不敢跟乔三儿说,依然硬着头皮下地。
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这种膘情根本扛不住,架出去不等看到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