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错了”
发现软件出了bug,林慕延赶紧修了一下,又试着成功运行了几次。
看着屏幕上输出一连串由64个字符组成的十六进制字符串,他期待地笑了起来。
这每一行乱七八糟的字符,都是一个比特币的私钥。
只要拥有正确的私钥,就相当于拥有了对应的比特币。
当然,现在电脑上生成的私钥都是假的,看着好看而已。
可是,系统有可能生成真的比特币私钥!
再三确认这个简单的小软件没有出问题,林慕延摩拳擦掌,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把早已准备好的内容输入进系统——
编辑:
操纵我身前这台电脑里的随机数生成程序,生成随机的比特币私钥,对应那些在未来的时空里永远丢失的比特币。
你可以一行一行生成私钥,直到1个命运点耗尽而停止。
林慕延已经琢磨出系统的用法了。
这个狗系统,本质上是一台没有感情的、跨越时空的超级计算机,能计算因果变动、计算时间线变化的那种。
但对于系统来说,将计算出的结果映射到现实世界里是十分困难的,消耗的命运点要远远超过计算本身的消耗。
也就是说,系统可以轻易计算出因果,但并不擅长改变现实。
就像是前两天他失败的那几次编辑一样。
系统能计算出如何让他变成富二代,但根本无法执行,因此才扣除了他0.4点命运点作为计算的费用。
银行卡出现一亿美元的计算费用是0.2点,一百万美元和一万美元则耗费了0.1点。
如果他当时支付成百上千的命运点,说不定系统真的能实现,但那样做不现实,也太浪费了。
因此,既然系统不擅长改变现实,那么,减轻它改变现实的难度就好。
只控制和篡改一台电脑里的很少一部分的内存,这很简单吧?
而且,他也没有让系统去“挖比特币”,而是让系统“找到遗失的比特币”。
比特币这东西说来复杂,但可以看做一个只有“2100万枚”矿的矿井,早前挖矿的速度快,矿便宜,但越挖矿就越少,挖矿的难度越来越高,矿就越来越贵。
但就是早期比特币还没有被广为人知的时候,价格并不是很高,一些早期参与者挖矿获得的比特币没有妥善保存,私钥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