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有给朱温的,有给部分大臣,多数是对朱温来信的答复。天后精力之旺,才慧之敏捷,把一旁女官、寺人都看得呆在那里。这也是朱圣对其奉若神明的原因。大小事——“温必先延访。有所不可,一召请旋,如期而至。”
十年了,一直如此,夫妻店的感觉。
虽说去年以来两人在不少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彼此渐行渐远,但朱温对她的依赖没有丝毫减弱。没得减。朱圣不是文盲,但能被后唐逮着身份攻击的“砀山田夫”,文化水平能高到哪?都是造反以后半工半读,离两千石家族出身的天后,还差得远。
“给蒋玄晖拿去,让他送。”
“宣徽使在”
“不问,照办。”
“唯。”
待寺人忙里忙慌去了,她简单揉了揉手腕,恢复了寻常的死人脸模样。
侍女看了看那双宛如染缸里滚过的血手,正想请天后包扎,没料到天后站了起来,盯着挪到角落的烂柯看了好一会,缓缓伸手将它抓了起来。
天后斜抱着鲜血凝固在身上的烂柯,右掌五指在弦上轻轻捋挲,眼神流露出难得一见的遗憾、奇怪、陌生、迷茫、失望透顶,不像是在责怪一张琴,而是心疼被信任的事物伤害:“我以为,烂柯不会割破我的手。”
“圣人”侍女递上一方绣帕。
天后置若罔闻,把烂柯放回菩提树下的平漆案,转身抓了把打旋的缤纷落叶,朝昭阳院外飘然而去。
注释一:平仲。即银杏树,古代观赏树之一,称平仲、公孙等。
注释二:宫琴。唐代音乐繁荣。列圣一般都会制作一套私人的乐器。包括琵琶、琴等等。每一样若干件,唐朝皇帝一般都会给它们各自取名。在战乱中流散后,就到了民间,到了宋明清时代,唐皇乐器仍是最顶级的收藏品。连披发入山的野人王夫之都按耐不住。目前,一些博物馆还有收藏。
注释三:黑金琵琶。李隆基的艺术代表作。现日本奈良有实物珍藏。遣唐使带回去的,当性命传到了现在。可以上网看看,顶级国宝。
注释四:宫琴名。宫琴,单以琴而论,唐朝皇帝一般会给它们一一取个名字。
注释五:合四乙尺工,唐代音准。
注释六:聂政刺韩王,古筝名曲。
注释七:菩提树,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一般在寺庙栽。唐代佛教信仰普遍,笔者推断达官贵人多数会在家里种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