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人手上造反,再除之。”
圣人沉默不语。良久,跳过了话题:“得报汝州反正,河南府丹书鱼腹,叛军局势隐隐然病生腹肘。若朱温暴死,叛军分裂,部分转附李克用、他镇,与我相抗。奈何?”
朱温活不长了,这是可以确定的。
其一死,局势发展有三种情况。一是直接跪。二是某个子嗣上位,或大将灭朱自帝,继续领导叛军。这两者,无论哪个应验,叛军分裂是可以肯定的,部分将领可能割据州县,表面投降。部分可能像孙儒、石达开那样出走,另找根据地。部分可能西来,诚心反正。
部分可能转附李、杨。
李克用若得到数万乃至十万汴军,会发生什么不敢保证。
这时,只听司徒说:“臣记起乾符年一桩旧事。时段文楚镇大同,其将李尽忠、康君立、程怀信、李存璋等相聚曰:天下大乱,乃英雄立名取富贵之秋。李振武父子功大官高,勇闻诸军,若辅以举事,愿可济也。克用对曰:父在振武,俟我问之。众曰:迟则生变,何容千里禀命!于是囚文楚。克用不得已,遂反。”
听到这,圣人也想起了一起五代闹剧:效节军把刀架在李嗣源脖子上:“俺们拥你做天子,你听我们的,我们就听你的。你不识好歹,就杀了你。”
司徒总结陈词:“见微知著,武夫节操绝不可信。王从训、扎猪这样的人,只是少数。李克用位兼将相,复为国舅,或许没有篡志。但其部众,谁也不敢断言。总之,设法阻止李克用在讨叛中获得更多兵马、地盘。阻止不了,那就改策略,延缓他扩充幅员之后的造反时间,减小他扩充幅员之后的造反可能。”
圣人静静听着。
“好色者,以美人醉之。爱权者,以官贿之。求名者,以名诱之。”司徒继续分析道:“此人快意恩仇,自谓英雄,颇有侠风。最大的缺陷就是顾忌名声和道义,不屑下流。就从这方面入手。”
太尉着即补充:“代宗嫁齐国长公主于汾阳第六子。婚后夫妻育得一女,又嫁给时为德宗嫡孙的宪宗,即穆宗生母懿安皇后。惟今之计,先赌他愿为子仪。不妨让贤妃致书家中的时候顺口提一提。若克用有意,圣人可择一女,尚与克用长子。”
嘶,你做我岳父,我又当你儿子岳父?
“我与贤妃婚姻,数年来,仍有非议。而今跨辈,臣民是否会有微词?”圣人问道。
司徒摇了摇头,道:“懿安皇后,德宗外甥女,顺宗之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