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89.安静的美好(3)

的眸子忽闪忽闪,颀长的睫毛像是剪影。

刚刚在办公室的对话里,韩秋兰何止是开门见山。

她把课题的初步构想,甚至标题都直接分享给了两位年轻人,试图抛砖引玉。

基层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大数据犯罪预防”机制实证研究——以江城市“杀猪盘”诈骗协同防治为切入点

与此同时,韩秋兰站在学术视角方面,就事论事,直接给周明远和黎芝把框架搭了出来。

第一部分是背景与问题。

讨论新型犯罪(以“杀猪盘”为代表),对传统模式和基层法律服务的挑战。

以及反应滞后、定性困难、专业壁垒和资源不足的问题。

展开分析现有纠纷解决机制,公安方面,司法方面,诉前调解方面,在面对此类复杂问题时的局限性。

第二部分是核心研究对象——“明理工作模式”的解剖分析。

这一点,其实连韩秋兰也还不是很懂。

于是她放下教授架子,和周明远面对面聊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才大概理清了思路。

韩秋兰提出的几个问题,直指核心。

比如协作流程,大数据分析运行逻辑,如何与官方建立信任,协作的政策条文依据,权责边界如何划分,以及从线索发现、移交、研判到行动配合的具体设计与优化。

周明远则展现出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务实。

他对明理模式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了然于胸,应对提问条理清晰,数据精准。

课题的重中之重,就是针对杀猪盘案件的分析研判。

这一点,连许多法学专家和媒体大佬都在感叹,明理公司有着一双如此敏锐的慧眼。

明理怎么构建线索发现机制?

法律从业者如何从咨询中识别刑事犯罪苗头?

以及在案件侦办中提供了哪些具体独特的专业支持?

再比如法律定性、话术分析、受害人沟通策略,与专案组有效配合等等。

这些每一项,都是值得讨论的业内难题。

延展到学术方面,就是模式的可扩展性。

此合作机制在解决其他类型案件的潜力与适配性分析——比如非法集资线索识别,复杂民事纠纷调解前置,能不能进一步加以利用?

别说韩秋兰感兴趣,这几天越来越多的媒体联系到明理公司,请求进一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