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 444 章 尚未现世的大典(2)

足以让其历史价值飙升至难以想象的地步,比如睡虎地秦墓竹简。

像永乐大典这样规模与深度的文化工程,其他文明基本无法企及,就算是让其照着抄都无法编撰,因为这玩意儿就是文化上的奇观。

如果永乐大典现世,我们就能轻易还原以往历史,意味着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能更加完善,许多失传的工艺发明可能重现于世,甚至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叙事,也不是不可能因新发现的史料被重新审视或改写。

中原文化圈所有附属国的任何对于中央之国的扭曲,污蔑乃至诡辩都将无处遁形,不少有史以来的地方都将名正言顺。

换句话说,这本书就是被整个世界叫爸爸的证据。

然而可惜的是,永乐大典只有两本,其中副本因为战乱而分居各地,一大半在已经被真菌占领的欧洲,而原本从明代开始也下落不明。

又不是已经被开发成景点的太昊陵,年年香火不绝,这让他怎么找?

“永乐大典?这东西可不好找。”许晨看向杨院长,他可非常清晰的知道这个任务的难度,现在是非常为难。

杨院长叹口气:“尽量找,如果能找到,对太昊,归墟还有我们,都大有裨益。”

许晨更为头疼:“这要我怎么找?我们现在连那东西有没有被祂侵蚀都不知道。”

“不会的。”杨院长心平气和:“它是国器,不会被轻易侵蚀掉的。”

许晨闻言,稍微松了一口气。

如果确保永乐大典目前仍然安然无恙的话,似乎,可能,好像也不是不能找一找。

“不过,既然永乐大典这么有用的话,我们怎么不早点给他挖出来?”

杨院长摇摇头:“它只是一张重要的牌,但是没办法扭转局势,只能为我们尽可能抵御污染,拖延时间,剩下的仍然要靠我们自己。”

许晨眉头再度拧紧,他还以为靠永乐大典能让太昊进行反击,没想到即便是如此的国宝,也只能拖延一段时间而已。

更何况,他还不知道这玩意儿现在在哪里。

传闻永乐大典有三种下落,其一是已经损毁,不过既然从杨院长口中得知这东西似乎还安然无恙的话,这条下落就能排除了。

第二是被藏在了皇史宬夹墙之中,第三则是在永陵地宫内。

他仔细想了片刻,很快就有了办法。

“我现在有点思路了,不就是永乐大典么,就交给我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