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758章 有枣没枣打三竿(3)

而且惩罚机制也不一样啊。

前者不加入就算了,后者不加入,可能会出殡。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怎么选择,其实很明白。

回到正题,杨建华激动发问道:

“楚先生,你怎么知道?”

“这个情报,是我们一名同事牺牲,才传回来的。”

“你”

“杨科长就当作,世界各大工会之间,私下有点联系就好了。”

“正巧,我楚千钧人缘不错,别人告诉我的。”

“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杨科长到底有什么事?”

楚千钧也没同杨建华讲解那么多。

环境不同,教育不同,眼界也不同。

许多你觉得正常的,别人觉得是神话。

别人觉得简单的,你可能觉得困难。

杨建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之后,再度严肃道:

“楚先生,国内要想快速发展,就需要有石油。”

“嗯!”

楚千钧点头,话语道:

“哪里都一样,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不过据我所知,国内现在是石油出口国。”

“每年的获取,足够自用。”

“还有多余的出口。”

“是!”

杨建华并没有否认,点头道:

“但是要未雨绸缪。”

“我们不能等到需要的那一天,才开始去找卖家。”

“而现在国内被欧美带头封锁。”

“苏方的局势也不稳定。”

“我们不能毫无准备。”

“好一个未雨绸缪!”

对于这个说法,楚千钧倒是非常认同。

后世改革发展,其实还真是那样。

前期做的准备工作,比发展时候还要多,所以会那么顺。

不像很多人以为的,就是拍着脑袋干。

前期什么都没有,走一步看一步。

后世很多国度学,都失败了。

其实就是因为没准备。

国人吧,向来谋定而后动。

越是高位,越是如此,说话更是有一套。

有些时候,你看人家没动静,实际走出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