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的罡风层,在距地面四十至一百七十里之间,气温开始回升,阳清元气在紫外光辐射下活性大增,又依附着流星烧蚀的余烬,形成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高能狭窄风带”
“这种现象的产生,跟闪电的先导与回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数十倍音速炸裂的流星残骸先在高空击穿、轰出千百条灵压差陡峭、内部几无阻力的通道,再随之吸引了本地元气迅速流注。”
“此类空腔并不会转瞬即逝,而是会持续抽取外围元气加入这场高速狂飙,不断巩固其低阻力的特性,形成自维持的稳定结构,风速亦高到了堪比飞剑的地步,奏着永不停歇的、撕裂长空的锐鸣”
“跟低层大气一样,这两层的元气循环也是每年两轮,蕴藏的元气稀薄却精纯、品质极高,总能量几不亚于前者的总和。”
“而后,便是历史上罕有人至的天火层了。因其循环周期有异,又可细分为上中下三层。”
“天火下层,一百七十里至两百里,到了这片区域,在光解离与电离作用下,充斥着大量的带电粒子,它们是比水汽更佳的元气载体,天然便可令其激发至活跃、炽烈的状态,‘滚滚天火’自此起始。”
“天火中层,两百至六百里,温度达到熔金化铁的程度,少数星辰射线、大日罡风可穿透进入此域,极光绚丽,元气凝聚成真火态,已无法被修行者用常规方式吸纳。”
“天火上层,六百至一千二百里,因大气组分渐变,氢氦占比上升,真火态元气的色泽略有不同,温度、活跃度更高,常有‘金风’自更高处扫落。”
“下层,每3.5年循环一次,对应太阳热辐射周期;中层,每10~11年循环一次,对应太阳黑子周期;上层,每20~22年循环一次,对应太阳磁极周期。三者的元气能量总和,在低层大气的五倍以上。”
“天火层之上,一千二百至四千里的区域,则由金风层占据。”
“然而所谓的‘金风’,却跟金行元气并无关系,只是泛着淡金的色泽,就像一根根极细长的金丝一般,实为星辰元气凝成,已非源自此方天地之物。”
“在没有载体、无从依附的状态下,温度对元气的‘灵压’影响微乎其微,高能级但极其稀薄的星辰元气,所具备的‘灵压’并不足以盖过元气场的自发凝聚作用,从而导致了‘金风’丝线的出现。”
“若设法获取这些原本这颗星辰内不可能吸纳到的元气,比方说上天主动‘渡劫’,并以它们为种子,便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