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后,是一个被废弃的工坊。
十几平米的空间,正中央是一张巨大的石台,台上散乱地放着光谱分析仪的零件、高精度游标卡尺、被打碎的样品皿。
而在这些现代仪器的旁边,还摆放着骨质的刻刀、青铜的钻头、用黑曜石磨成的薄刃。
现代与古代的工具,在这里,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和谐共存。
工坊的角落里,靠墙坐着一具骸骨。
骸骨穿着国家地理勘探队的制服,姿势很安详,像是睡着了。他的怀里,抱着一个打开的,硬壳的笔记本。
石猛走上前,确认没有危险后,才拿起那个笔记本,递给庄若薇。
林曦打开强光手电,照亮了笔记本上的字迹。是韩松的笔迹。
翻到最后几页,字迹开始扭曲,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
“我错了。从一开始就错了。这里不是墓,也不是宝库。它是一个‘过滤器’,一个巨大的‘法拉第笼’。
古人建造它,是为了隔绝某种东西”
“我探测核心,想绘制它的内部结构。巨大的错误!声波被增幅了我听到了不是声音,是一种‘共振’它在改变我身体里水分子的结构”
“笼子破了”
最后一页,只有一个字,画得极其潦草,几乎无法辨认。
庄若薇盯着那个字,瞳孔猛地收缩。
“嗡”
细微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震动,再次传来。这一次,比在悬崖外听到的,要清晰百倍。
它不是一个单调的声响。
那是有节奏的、沉稳的、不带任何感情的,敲击声。
“嗒嗒嗒嗒嗒嗒嗒”
林曦脸色惨白,她虽然不懂什么机关术,但她懂数学。
“这是质数序列。2,3,5”她声音发抖,
“它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