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 30 章 使命(2)

包带,朝着预定的勘测区域徒步进发。

山路远比想象的更加崎岖难行,荆棘灌木丛生。他的外套被尖锐的枝条划开了几道口子,裸露的手背上也添了几条细小的血痕,但他浑然不觉,只是专注地辨认着方向。

终于到达选定的几处关键点位,他小心翼翼地从背包里取出测量工具。首先是用专业的土壤取样器,在不同深度采集土壤样本,仔细观察其颜色、颗粒组成和湿度;

接着,使用硬度测试仪,对山体不同部位裸露的基岩和表层土壤进行硬度测量。

随着测量数据的不断积累,李毅飞的眉头越锁越紧。

结果显示,多处山体的表层土壤结构较为松散,基岩的风化程度也较高,整体稳定性堪忧,存在明显的滑坡隐患风险。

“情况不容乐观,必须详细记录。”他低声自语,迅速拿出防水笔记本,将每一个测量点的具体位置、观测到的地质现象、实测数据都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

他想起在首都大学图书馆埋头苦读地质学和测量学的日子,那些艰深的知识此刻终于转化为了实际的行动力。

完成硬度和土壤状况的基础测量后,李毅飞又取出了他通过特殊渠道租借来的便携式地质探测设备。

他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仔细选择合适的位置架设好仪器,然后屏息凝神,开始进行深部地质活动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时间在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山间的寂静仿佛被无限放大,李毅飞的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

大约五分钟后,探测设备的显示屏上开始出现异常的回波信号,其强度和密集度超出了正常地质背景活动的范围,并且有持续增强的趋势。

李毅飞的心猛地一沉,额头上瞬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地下活动的迹象如此活跃”他感到一阵强烈的不安。

他深知,以当前的科技水平,精确预测地震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己观测到的这些异常信号,究竟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才能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

他迅速而利落地收拾好所有仪器,快步向山脚下走去,心头被巨大的焦虑和紧迫感所笼罩。

在山路出口处,他焦急地等待着过往的车辆。刺骨的寒风中,他不停地踱步取暖,目光一次次投向道路的尽头。

等待显得格外漫长,终于,一辆路过的出租车被他拦了下来。

“师傅,去大石湖!请尽量快一点!”李毅飞一上车便急切地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