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 165 章 实地考场(5)

箱里,熟练地掏出一把地质锤和一截亮闪闪的金属探杆。

他用锤子在不同位置敲击地面,侧耳听着回音,感受着手腕传来的震动,然后选定几个点,将探杆用力旋进土里,再慢慢拔出来,仔细捻着带出来的土样,观察颜色、颗粒大小和湿度,甚至凑近鼻子闻了闻。

“嗯砂壤为主,含砾,透水性良好下层估计是页岩”王教授一边看,一边低声自语。

几位博士生立刻进入工作状态,有人拿出gps定位仪记录坐标,有人摊开大幅的测绘图纸用铅笔标记,还有人手脚麻利地支起一个三脚架,架上了便携式风速仪。

李毅飞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里暗暗点头:这才是搞技术的样子,严谨、务实,一丝不苟。

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位置选得确实好!”王教授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王教授指着铺开的地图,“李县长你看,这里到铜山市边上,直线距离也就二十多公里,到邻县清河的地界,撑死四十公里。

咱们的厂子建在这里,以后不光管阳兴的‘垃圾’,铜山市外围几个镇,还有清河县的一部分,都能覆盖到!

运输距离合理,服务范围最大化,经济效益一下子就出来了!这个选址,有眼光!”

李毅飞点点头,目光扫过眼前这片贫瘠却承载着希望的土地:“教授,技术上的事,您是绝对的权威。

我只有一个要求:要建,就建一个能管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

规模、技术、处理能力,必须一步到位!不能因为现在钱紧或者怕担风险,就弄个‘小玩意儿’凑合。

我们要建的,是能扛起阳兴未来环保和能源供应大梁的标杆!

是基石,不是过几年就得拆了重建的累赘!”

王教授闻言,瞳孔猛地一缩,随即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

他刚才心里确实有那么一丝顾虑,担心地方上魄力不足,只想搞个小的“样板”应付一下。

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县长,眼界和魄力远超他的想象!

“好!毅飞县长,有你这句话,我王一方这把老骨头,就拼了!

王教授的声音带着激动,他上前一步,用力握住李毅飞的手,那粗糙有力的手掌传递着沉甸甸的承诺,“只要县里能把土地、资金和配套政策落实到位,技术上,我打包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