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的省城,秋风已带了些许寒意,但省发改委官网上一则新出的公告,却让整个江省的企业界躁动起来。
关于批准铜山市阳兴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标准的红头文件格式,却代表着不标准的巨大商机。
白纸黑字写明前期投资三十多个亿,后续滚动开发,还冠以“国家重点扶持项目”的头衔。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企业顿时坐不住了。
“刘总!快看省发改委网站!”省城一栋高档写字楼里,助理几乎是冲进副总经理办公室的。
刘副总鼠标连点几下,屏住呼吸看完公告,立即抓起电话:“马上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开会!立刻!马上!”
类似的场景在全省各大企业上演。电话铃声、匆忙的脚步声、兴奋的交谈声此起彼伏。
哪怕从这个巨型蛋糕上分得一小块,也足够让一个企业饱餐数年。建材、物流、劳务、设备每一个环节都流淌着丰厚的利润。
有门路的,第一时间把电话打到了省里关键部门。
“王处长,您好您好!我是建工集团的老李啊,看到省里那个阳兴的项目了对对对,您看能不能帮忙引荐一下?”
电话那头的回应却出乎意料地一致:“这个事啊,省里只做原则性批复,具体招标和实施,全部由阳兴县自主负责,我们不便干预啊。”
关系次一点的,找到了铜山市里的领导。“张市长,阳兴那个大项目,我们公司实力您是知道的”副市长的回复更加干脆:“市里充分放权,不插手具体招标事宜,所有工作由阳兴县领导小组具体操办,你们直接和他们对接。”
这下可让这些自诩人脉通达的企业老板们摸不着头脑了。
他们找的关系,哪一个不是能影响项目归属的人物?怎么到了阳兴县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地方,就全都失灵了?
更让他们嘀咕的是,这从上到下的口径,整齐得像是提前排练过。
事实的确如此。在公告发布的同时,阳兴县政府官网首页最显眼的位置,挂出了一则阳兴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一期工程项目招标预公告。
公告内容条理清晰,但其中两条格外引人注目:一、所有参与竞标企业需提供完备资质证明及过往业绩。
二、所有入围候选名单的企业,阳兴县项目领导小组将组织进行全方位的背景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实际控制人、财务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