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考察组组长孙强处长的手指在谈话名单上轻轻点了点,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一个名字上。
"就从马志胜同志开始吧。"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任何倾向性。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又凝滞了几分。马志胜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扶了扶眼镜,应声道:"好的,孙处长。"他站起身,跟着考察组的一名工作人员走向隔壁的小会议室。
经过李毅飞身边时,他几不可察地投去一个"放心"的眼神,李毅飞则回以微微颔首。
门轻轻关上,将所有的窥探和担忧隔绝在外。主会议室里陷入了某种压抑的沉默,只剩下茶杯盖轻碰杯沿的细微声响和偶尔的轻咳。
李毅飞神色如常,继续翻看手中的文件,仿佛只是会议间一个普通的休息环节。
杨江栋则显得有些焦躁,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目光不时瞟向那扇紧闭的门。
小会议室内谈话气氛一开始显得公式化。孙强按照流程,询问县委组织部近期在干部选拔、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常规工作。
马志胜对答如流,数据、案例信手拈来,充分展现了组织部长应有的业务素养。
大约十分钟后,孙强话锋微妙一转:"志胜同志,李毅飞同志到任时间不长,作为组织部长,你感觉新班子的磨合情况怎么样?
特别是主要领导之间的工作配合是否顺畅?"
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却暗藏机锋。
马志胜早有准备,他略作沉吟,语气诚恳:"孙处长,李书记到任后,立即投入调研,工作抓得很实,节奏也很快。
班子整体运行是顺畅的,大家都在努力适应新节奏,落实新要求。
至于主要领导配合,"他顿了顿,选择了一个稳妥的说法,"李书记是班长,抓全局,定方向;
江栋副书记分管党建和组织,是重要的助手。目前看,各项工作都在按照县委的既定部署推进。"
他巧妙地把"个人配合"问题转化为了"工作推进"问题,既回答了问题,又避开了直接评价书记和副书记的关系。
孙强点了点头,记录了几笔,接着问:"我们注意到,近期县委对城管局的工作进行了重点督导,社会上也有些不同反应。
作为组织部门,在干部思想上有没有感受到一些波动或者压力?"
这又是一个陷阱。承认有波动,等于印证了"破坏稳定"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