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席间,目光深邃地看着她,手指轻轻扣着案几,神色不怒自威。
萧钰心头微紧,手指不自觉地收拢在衣袖之中。这几息间的沉默,搞得萧钰甚为忐忑。
好在没让她等太久,辽太宗忽然笑了,眼底带着一丝欣慰,缓缓道:
“我们萧家的女儿长大了,知道体恤百姓疾苦;也知道用何种方式,让朕无法拒绝。”
萧钰心中一松,总算舒了口气。
——他答应了!
辽太宗轻轻放下酒盏,神色肃然地看向慎隐:“敌辇,你怎么看?”
慎隐微微一笑,目光落在萧钰晞身上,意味深长:“以仁治国,方可令天下归心。萧姑娘不,郡主既然愿意为营州百姓请命,这件事,不妨顺水推舟。”
太宗点点头,转头看向萧钰,淡淡一笑:“既然你要去,朕便给你五百骑兵。”
“但你要记住,这不仅仅是救人,更是收服人心的任务。”
他眯着眼睛,目光凌厉:“你是云梦楼的萧钰,也是大辽的郡主,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影响百姓对你的认知。”
“今日你救下的,是营州的孩子;明日,他们便会成为辽人。”
萧钰心头微震,旋即郑重地点头:“臣女明白。”
她低下头,眼底却闪烁着一抹清明,太宗这盘下得才是帝王棋。这不仅仅是救人,而是一场布局。
辽帝给她骑兵,不是单纯的施恩,而是借她的手稳固营州归附的民心。
她明白,他也明白。
但至少她还能救下那些孩子。
至少,她还能让自己心里好过一些。
辽太宗正吃着酒,忽然想起了什么,随口一问:
“哎,对了,晓晓——你那两句汉人诗词,写得不赖!师从何门啊?”
萧钰刚端起茶盏,闻言愣了下,茫然抬头:“诗词?什么诗词?”
“就是那个”辽太宗挥挥手,想比划个大概,可毕竟大辽尚武,舞文弄墨不太擅长。
这时,耶律屋质微笑着接话:“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语调抑扬顿挫,竟带出几分赞赏的韵味。
他目光带笑,真心夸赞:“郡主这两句词,做得甚好,恰如其分。”
萧钰眨了眨眼,随即恍然:“哦!咳——诗经啊!”
辽太宗和慎隐同时一顿,露出疑惑的神色:“诗经?那是什么?是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