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力量并非均匀静止,时时刻刻在生灭流转。呼吸间,心意动,体内的力量便会随之起伏不定,要将这瞬息万变、杂芜散乱的力量在出招的刹那强行凝聚一体,何其艰险?无异于在狂风暴雨中,徒手去抓一滴精准穿过针眼的雨珠!”
“而“凝”之一字更难。力量聚而散,是常理,要将它们凝聚成一股无坚不摧、永不溃散的洪流,想要凝聚,就像是试着用手掌去捏实一团流动的水银,不让它有丝毫外溢,稍微不慎,力量便在体内冲撞反噬,那种感觉,简直如同将自己当成铁毡,被自己狠狠锤砸。”
“这些年来,为了尝试这一步,老头子我就没少受这个罪,每一次尝试,事后都得调息打坐,方才能够平息内腑震荡的真气乱流。”
“至于最后的“贯”,难上加难。如何将这凝聚无匹的力量,完美地、不打一丝折扣地传递到那“轻若无物”的兵刃上?不同的兵刃,其材质、纹路、细微结构,皆会影响力量的传递,你需要对它了如指掌,更要让你的力量波动与之形成奇特的共鸣,稍不适宜就会产生一丝不顺,不顺则滞,滞则力散!力散则意泄。”
众人只是听孙白发的描述,便已经感觉这三点想要完成一点便已经是极难的事情。
更别说三点全部满足。
尤其是灭绝。
听着孙白发对于“举重若轻”的描述,再想到自己当初教授顾少安时,忽然觉得自己对于“举重若轻”的讲述,太过于浅显和外在。
将孙白发所说收入耳中,顾少安面露思索之状。
“聚、凝、贯吗?”
这也是为何顾少安想要找孙白发指点的原因。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武道之路,唯有砥砺前进,步步尝试。
可若是能够得到指点,照明方向,有些时候,或可省去数年甚至数十年自己钻研。
顾少安有醍醐灌顶的词条在,在武技或技巧上修炼的速度远超常人。
即便是自己摸索,未来某天或许也能悟到孙白发所说的这些。
但现在有了孙白发的指点,确实帮顾少安省去了这番摸索之功。
孙白发长长吁了一口气,语气有些无奈道:“老夫摸索至今,勉强尝试“凝聚”一些力量于这旱烟杆上,做出些“势大力沉”的姿态,但那距离真正的举轻若重,还差得太远,只能算是空有其形,而无其神。”
“不过你小子,气力非凡,这个年纪就